“世卫组织提醒新冠避免使用布洛芬”,是真的吗?不妨看看

自从12月5号 , 国家宣布将新冠病毒划为乙类传染病 , 各地也不再强制检验行程码、核酸码 , 12月13号行程码也即将下线 , 虽然大家终于盼来了解封 , 但是现在大家却更加担心不敢出门 。
虽然新冠病毒的毒性是非常弱的 , 甚至专家表示重症也低于普通的流感 , 但是新冠病毒的传染性依旧是非常强的 , 而且现在不再做核酸之后 ,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是阳性 , 只能根据自己的症状来判断 。
“世卫组织提醒新冠避免使用布洛芬”,是真的吗?不妨看看
文章图片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阳性患者比较多 , 所以大家都在疯狂抢药 , 真的害怕自己突然有一天被感染 。
“世卫组织提醒新冠避免使用布洛芬”,是真的吗?不妨看看】新冠一个非常明显的症状就是发高烧 , 很多人会选择布洛芬来退烧 , 因为布洛芬除了可以退烧之外 , 还可以止痛 , 对于成年人来说 , 如果发烧达到39度以上 , 会出现全身酸痛的症状 , 所以布洛芬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
然而现在网上却出现了一种新的说法:世卫组织提醒新冠患者避免使用布洛芬 , 这种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01网传:“世卫组织提醒新冠避免使用布洛芬” , 是真的吗?
其实网友们疯狂在网上转载的这一则消息 , 是在2020年发布的 , 消息称世界卫生组织提醒 , 出现新冠症状时 , 要避免使用布洛芬 , 以免加剧感染 。 这则消息到底有没有参考价值呢?
“世卫组织提醒新冠避免使用布洛芬”,是真的吗?不妨看看
文章图片
首先大家要明白 , 这是一则过时的消息 , 完全不适合作为如今用药的参考 , 那么当时世卫组织为什么会发表这样一则言论呢?
这种说法其实源于2020年3月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研究假说 , 通讯文章《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感染COVID-19的风险是否增加?》中提到:
布洛芬会增加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 而ACE2表达的增加将促进COVID-19的感染 。
因此我们假设用ACE2刺激药物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会增加患严重和致命的COVID-19的风险 。
“世卫组织提醒新冠避免使用布洛芬”,是真的吗?不妨看看
文章图片
这项研究在法国卫生部长奥利弗·韦兰的关注和转发下 , 迅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 而且当时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服用布洛芬、可的松等抗炎药物可能成为感染的加剧因素” , 并且还提到了 , 如果出现了发烧的症状 , 建议服用其他的药物 。
不过关于这则消息 , 在2020年3月19日 , 联合国官网已经发布了通知 , 世卫组织并不反对布洛芬的使用 , 而且同一天世卫组织官方发布的推文也更正了这一个信息 。
而且在过去的两年间里 , 人们对于新冠病毒和布洛芬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 通过研究发现布洛芬和ACE2受体过量表达之间并没有什么关联性 , 而且有很多研究表明 , 阳性患者是可以安全服用布洛芬的 , 布洛芬可以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 , 反而可以降低重症的风险 。
“世卫组织提醒新冠避免使用布洛芬”,是真的吗?不妨看看
文章图片
12月8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专家指引》 , 其中提到 , 如果出现了发热、头痛 , 咽痛 , 且明显影响休息和睡眠 , 可以服用解热镇痛药物 , 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 儿童可选用相应的混悬液 。
02布洛芬有哪些作用?
镇痛作用
布洛芬是一种缓释胶囊 , 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达到镇痛的作用 , 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的关节疼痛和偏头痛等症状 , 也可以缓解肌肉疼痛和神经疼痛 。
消炎
布洛芬还可以通过抑制环氧化酶起到其消炎的作用 , 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或神经炎患者 , 布洛芬效果非常理想 , 也能有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