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少不了的大白菜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餐桌上少不了的大白菜
文章图片
餐桌上少不了的大白菜
文章图片
▌懒洋洋
虽说现如今基本不再冬储大白菜了 , 但吃过的那些大白菜 , 经常还像演电影一样历历在目 。
我家的院子紧挨着便宜坊的后山墙 , 除了过年过节吃顿烤鸭 , 更多的时候是买只油汪汪的鸭架回来 , 跟白菜、海米一起炖一大锅 。 即便多年过去 , 那甜丝丝的软烂的白菜 , 和奶白鲜香的鸭汤 , 都像刻在了我的胃里一般挥之不去 。 鸭架上残存的烤鸭皮和没片干净的零星的鸭肉 , 和海米白菜一起煮了 , 我感觉中 , 甚至比刚出锅的烤鸭还要有滋有味儿 。
餐桌上少不了的大白菜】大白菜除了和鸭架一起煮了喝汤吃菜 , 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熬白菜 。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大片 , 粉条泡软 , 白菜叶子用手撕成大片 , 温油里搁一个八角 , 搁进肉片煸炒 , 然后加白菜、粉条、酱油 , 呼噜噜地炖上 。 当白菜的汤水和五花肉的油汁把白薯粉条煮成透明的水晶条时 , 一锅五花肉熬白菜就齐活了 。 老北京人曾说哪儿的熬白菜都比不过北京的好吃 , 因为五味神在北京 。 虽然至今我也没找到出处 , 但大白菜文化已融入老北京人的骨血 , 却不是夸张地说辞 。
白菜叶熬了 , 白菜帮子也演化成另一道名菜——醋熘白菜 。 用刀把白菜帮子片成“骨牌”块 , 放油锅里大火翻炒 , 然后用搁了盐、糖、醋的芡汁勾个芡 。 起先这菜只在街边的小馆子里有 , 后来好多高档的京味菜馆里也都有了 , 好多家盘里多了炸的香香的干红辣椒段儿 , 甜酸咸香微辣脆爽!在家 , 我也隔三岔五炒一盘醋熘白菜 , 不过经常是先焯一下水再炒 , 省火!
除了热吃 , 大白菜凉拌的吃法也挺多 。 早年间没胃口的时候 , 家里人就会用白菜心顶刀切丝 , 淋点香油和醋 , 有时再加点海蜇丝 。 想吃甜口的 , 就切点梨丝、金糕条啥的 , 手里有糖桂花就手淋上点 。 如果把白菜帮切成棋子块儿 , 用盐暴腌一个钟头 , 挤去盐水 , 再用花椒油或辣椒油往上“刺啦”那么一浇 , 暴腌花椒油白菜是配白粥的最好的小菜了 。
白菜叶用秘制麻酱汁包裹 , 又是另一道脍炙人口的乾隆白菜了 。
最代表北京白菜食文化的 , 非芥末墩莫属吧!一棵白菜摘去老帮 , 把白菜头上的菜叶切去 , 下面的帮用刀切成一段一段的 , 一片片地码在一个大盆里 , 撒上盐‘杀’一宿 , 第二天攥去盐水重新码盆里 , 放一层白菜撒一层黄芥末 , 最后撒点米醋 , 给盖严实了 , 十多天以后就可以吃了 , 好多时候还带着一层薄薄的冰碴儿 , 咬一口 , 那叫一个窜鼻子 , 滋味独特隽永 , 是真正的老北京的吃法!
大白菜也可以跻身豪华宴席 , 满汉全席的凉菜里就有糖渍白菜心 , 清蒸鱼翅也常常要配一点白菜心 。 白石老人更是让白菜入了画 , 还评价大白菜为蔬菜之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