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着”只是治疗手段,并非早趴早好,同济呼吸科专家提醒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日讯(采访人员王恺凝通讯员田娟)趴着能救命?呼吸困难者趴着情况会好转?各方网友分享着“阳过”后咳嗽、呼吸困难如何缓解的方法和经验 。 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辉国教授提醒 , “趴着”只是一种治疗手段 , 不是早趴早好 , 也并非适合所有人 , 但如果趴卧的姿势可能缓解缺氧的状态 , 可以尝试此体位 , 不过仍需尽早就医 。
“医学上 , 有一个专业名词‘俯卧位通气’ , 可能这就是大众眼里的‘趴着治疗’ 。 ”刘辉国解释 , 俯卧位通气主要是针对机械通气(即插管)患者 , 利用医疗操作 , 使患者保持一个俯卧位进行治疗 。 特别是在治疗严重呼吸衰竭、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那是因为俯卧位时 , 减少腹内及心脏等脏器对肺组织的压力 , 使气流在肺内的分布更均匀 , 从而达到改善氧合的目的 。
“趴着”只是治疗手段,并非早趴早好,同济呼吸科专家提醒
文章图片
俯卧位通气 。
据刘辉国介绍 ,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里 , 在治疗中推荐了俯卧位治疗 , 主要还是针对具有重症高危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普通型、重型或危重型患者的治疗 。 但此治疗非彼治疗 , 并非适合所有人 , 趴着本就不是一个正确的躺卧姿势 , 且长时间趴着不活动 , 也并不利于痰液的排出 , 长时间趴卧 , 老年患者也会受不了 。 当老年患者指氧饱和度很低时 , 在还没有及时到达医院前 , 家中吸氧的情况下 , 如果趴着时氧饱和度有所上升 , 可使用此体位帮助缓解缺氧症状 , 但也只是临时手段 , 医疗介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趴着”只是治疗手段,并非早趴早好,同济呼吸科专家提醒
文章图片
刘辉国教授给病人看诊 。
其实“阳”后频繁咳嗽也并不是代表新冠病毒感染的加重 。 可能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病毒侵犯了呼吸道包括肺部 , 局部有炎症就会导致咳嗽;二是继发了细菌感染 , 甚至会出现脓痰、咽痛;三是上呼吸道的修复需要一个过程 , 当外界环境、空气、刺激物对气道黏膜有损伤 , 它的敏感性会升高 , 也会导致频繁咳嗽 。
“趴着”只是治疗手段,并非早趴早好,同济呼吸科专家提醒】咳嗽是人体的反射性防御动作 。 多数是感染后咳嗽 , 属于自限性的咳嗽 , 有的人7~10天左右就会慢慢缓解 , 有的人可能会持续2~3周甚至1个月的时间缓解 。 刘辉国建议 , 可以分别处理 , 当咳嗽非常厉害时 , 可使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 , 但高血压患者慎用 , 或是苏黄止咳胶囊等来进行止咳;出现痰多、咳痰费力时 , 可用化痰药物 , 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切诺桉柠蒎肠溶胶囊、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 。
“如果用药止咳化痰一直没有缓解 , 出现急性咳嗽 , 不仅有脓痰 , 还伴有发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 , 就需及时就医 , 做肺部CT排查是否肺部有感染 。 ”刘辉国强调 , 特别是年龄大于75岁 , 有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 , 出现咳嗽无力 , 或是完全咳不出来 , 痰液堵塞气道 , 指端氧饱和度低于92就非常危险 , 需要及时就医纠正氧合指数 , 对症处理 。
【编辑:张靖】
有需要 , 请点击图片——
“趴着”只是治疗手段,并非早趴早好,同济呼吸科专家提醒
文章图片
更多精彩内容 , 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