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手”其实是个俗称|健康科普堂 | 分分钟让你了解“妈妈手”


“妈妈手”其实是个俗称|健康科普堂 | 分分钟让你了解“妈妈手”
文章图片

“妈妈手”其实是个俗称|健康科普堂 | 分分钟让你了解“妈妈手”
文章图片
“妈妈手”其实是个俗称 , 在医学上被称之为桡骨茎突腱鞘炎 。 这种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日常生活中从事家务 , 劳累过度造成桡骨茎突的劳损 , 而诱发的无菌性炎症 。 拇短伸肌、拇长展肌腱过度摩擦牵拉引起了慢性损伤 , 这就是“妈妈手”出现的根本原因 。 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女性 , 哺乳期的妇女也常见 。
一、“妈妈手”有哪些症状呢?
腕桡骨茎处有疼痛、压痛和局限性肿胀 。 拇指与腕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 。 “妈妈手”的症状非常典型 , 表现为手腕靠近大拇指一侧持续性疼痛 , 肿胀 , 无法使力 , 在拇指活动的时候疼痛会加重 , 大拇指有时候会出现卡顿的现象 , 用力活动可能会听到弹响 , 还可在疼痛部位触摸到凸起的肿块 。 如果病情严重时 , 手指屈伸会受到限制 , 不能伸直或弯曲 。

“妈妈手”其实是个俗称|健康科普堂 | 分分钟让你了解“妈妈手”
文章图片
二、如何自我诊断“妈妈手”?
有一个典型的体征可用于妈妈手的诊断 。 桡骨茎突腱鞘炎试验:患手握拳 , 拇指屈于掌内 , 腕尺偏 , 若在桡骨茎突处疼痛加剧 , 表示可能为腱鞘炎 。

“妈妈手”其实是个俗称|健康科普堂 | 分分钟让你了解“妈妈手”
文章图片
三、“妈妈手”如何进行康复治疗?
一旦发现“妈妈手”的问题 , 最重要的是让手部得到充分休息 , 然后进行相应康复治疗 。
1.固定:绷带包扎或者佩戴腕部护具帮助减少大拇指的活动 , 有利于炎症消退 。 夹板支具常要求将患者受影响手固定于功能位 , 即腕关节处于中立位 , 腕掌关节屈曲30度 , 拇指外展30度并且指间关节是处于可活动状态 。 肌内效贴具有止痛 , 放松肌腱的效果 。
2.按摩:按摩在治疗或预防阶段皆可做 , 当肌肉使用过度疲劳时可加以按摩 , 因为肌肉劳损引起的紧张会卡压毛细血管 , 造成局部循环功能障碍 , 按摩可以让肌肉血液循环改善 , 舒缓紧绷 , 增加修复能力 。
3.运动疗法:强调无痛范围内最大范围的活动 。 具体锻炼方法:
(1)屈腕:向前弯曲腕关节 , 在最大屈曲位置上坚持5秒钟 。
(2)伸腕:向手背侧弯曲腕关节 , 在最大背伸位置上坚持5秒 。
(3)桡偏和尺偏:向手的拇指侧和小指侧活动腕关节 , 在最大桡偏和尺偏的位置上各坚持5秒 。
(4)牵伸:腕关节背伸拉伸 , 面向桌子站立 , 双手撑住桌面 , 指尖向前 , 保持肘关节伸直 , 身体前倾 , 感觉腕关节掌侧有牵拉感 。

“妈妈手”其实是个俗称|健康科普堂 | 分分钟让你了解“妈妈手”
文章图片
(5)腕关节力量练习:腕关节屈曲 , 掌心向上 , 手握哑铃 , 匀速向上屈曲腕关节 , 然后缓慢放松回到原位 , 根据自己练习的情况适当增加哑铃重量 。

“妈妈手”其实是个俗称|健康科普堂 | 分分钟让你了解“妈妈手”
文章图片
(6)腕关节背伸:掌心向下 , 手握哑铃 , 匀速向上屈曲腕关节 , 然后缓慢放松回到原位 , 根据自己练习的情况适当增加哑铃重量 。

“妈妈手”其实是个俗称|健康科普堂 | 分分钟让你了解“妈妈手”
文章图片
“妈妈手”其实是个俗称|健康科普堂 | 分分钟让你了解“妈妈手”】(7)握力练习:手握住橡皮球 , 用力握紧 , 并维持姿势不动 。

“妈妈手”其实是个俗称|健康科普堂 | 分分钟让你了解“妈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