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至 年味浓

本文转自:中国消费者报
小寒至 年味浓
文章图片
小寒至 年味浓
文章图片
小寒至 年味浓
文章图片
小寒至 年味浓
文章图片
图二:超市里售卖的各种腊味食品 。
图三:武汉一菜馆自制的腊牛肉香肠 。
图四:市民在武汉东湖梅园赏梅拍照 。
■本报采访人员吴采平文/摄
旧岁已暮 , 寒冬渐深 。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是这样阐释小寒的:“小寒 , 十二月节 。 月初寒尚小 , 故云;月半则大矣 。 ”“十二月” , 指农历岁末的腊月:腊月初迎来小寒 , 腊月半迎来大寒 。 古语曰:“冷气积久而为寒 , 小者 , 未至极也 。 ”顾名思义 , 小寒的气候特点是冷 , 但还未冷到极致 , 故名“小” 。
气候观测资料表明 , 我国大部分地区从小寒到大寒这一时段的气温是全年最低的 。 此时节的冷空气活动频繁 , 气温下降明显 , 北方天寒地冻 , 南方霜雪交加 。 “三九四九冰上走”“小寒大寒冻作一团”“街上走走 , 金钱丢手”等一系列民间谚语 , 都用来形容这一时节的寒冷 。
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向柏松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人员采访时介绍说 , 二十四节气具有准节日性质 , 由此衍生出了丰富的习俗 。 进入小寒 , 年味渐浓 , 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 , 剪窗花 , 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 , 陆续为春节作准备 。
进入农历腊月 , 家家户户开始采买年货 , 腌制腊货准备过年 , 年的味道越来越浓 。 采访人员在武汉市武昌区中百仓储超市等商超看到 , 很多商场超市都专门辟出了年货专柜 , 为准备年货的市民提供便利服务 。
腌制腊味准备过年
冬腊风腌 , 蓄以御寒 。 处于“三九”期间的小寒 , 正是腌制腊味的好时机 。 很多老武汉人非常热衷于腌制腊货 。 走在武汉的小巷里弄 , 只要太阳一出 , 很多老旧小区的阳台上会挂满各式各样的香肠、腊肉、腊鱼、腊鸡、腊鸭之类的腊味 。 挂满腊货的阳台、青砖红瓦的古老建筑和周围矗立的高楼构成了一幅别有风味的画卷 。
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南湘西一带 , 地道的烟熏腊肉远近闻名 。 进入腊月 , 家家户户要宰杀冬猪 , 制成腊肉 , 一串串悬挂在自家门口或者院子里 , 为青山秀水增添一抹烟火气 。 土家族对熏制腊肉的场所颇有讲究——在屋内圈出一个一米见方的土地 , 搭起石块 , 这被称为“火塘” 。 人们多以麻栗树枝为燃料 , 采用冷烟慢熏的方法将腌好的肉条足足熏上三个月 。 经过一道又一道工序制成的腊肉 , 色泽红润油亮 , 咸香浓郁 。
腊肉制作不易 , 湖南人吃起腊味来更是一点都不含糊 。 如湘菜的代表菜肴腊味合蒸 , 便是将腊猪、腊鸡、腊肠等各色腊味一并入锅清蒸 , 这道菜腊香浓重、咸甜适口 , 是不折不扣的下饭“神器” 。
与湖南食腊口味相近、一湖之隔的湖北盛产鱼类 , 腊味自然少不了鱼的身影 。 人们制作腊鱼时 , 以鲤鱼、青鱼、白鱼、草鱼等洞庭湖、洪湖为代表的经济鱼类为主 , 根据鱼的大小和切割方法不同 , 分为腊块鱼、腊皮鱼和腊刀鱼 。 而赋予腊鱼独特风味的终极武器 , 是炒盐 , 由盐巴、大料、桂皮、花椒、辣椒等炒制而成 , 能够牢牢地锁住肉香 。 不过 , 与更重调料、烟熏味浓的湖南腊鱼相比 , 湖北的腊鱼通常只简单加入盐和料酒 , 通风晒干而成 。
腊味绝非任由南方垄断 , 北方的腌腊食品也不少 。 比如创制于明代 , 与金华火腿、广东腊肉齐名的北京清酱肉 , 制作方法较为繁琐 , 需要经过腌七酱八(7次撒盐腌制 , 酱制8天)多道工序 , 还要晾晒100天以上 , 因其制作过程中使用大量酱油(俗称清酱) , 所以称为清酱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