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辅周|著名中医蒲辅周,多次成功抗疫,被誉为“国医圣手”,名动天下

蒲辅周|著名中医蒲辅周,多次成功抗疫,被誉为“国医圣手”,名动天下

文章图片

蒲辅周|著名中医蒲辅周,多次成功抗疫,被誉为“国医圣手”,名动天下

文章图片

蒲辅周|著名中医蒲辅周,多次成功抗疫,被誉为“国医圣手”,名动天下

蒲辅周(1888—1975) , 我国著名的现代中医学家 , 四川梓潼人 。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60多年 , 精通内科、妇科、儿科等中医诸科 , 尤其擅治热病 。 创造性地将伤寒、温病学说熔于一体 , 灵活运用经方、时方 , 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 特别是在几次传染病流行时 , 他积极辨证论治 , 大胆用药处方 , 独辟蹊径 , 别开生面 , 成功抗疫 , 救治了大量的危重病人 , 为丰富、发展中医抗疫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
【蒲辅周|著名中医蒲辅周,多次成功抗疫,被誉为“国医圣手”,名动天下】
蒲辅周 , 原名启宇 , 1888年出生于四川省梓潼县长溪乡一个中医世家 。 祖父蒲国桢、父亲蒲仲思都是中医高手 , 精通医道 , 闻名当地 。
受家庭影响 , 蒲辅周从小就对中医有浓厚的兴趣 , 天天在家中的药铺玩耍 。 7岁时 , 他开始读私塾 , 学习传统文化 。 从11岁开始 , 父亲就开始教他学习中医典籍 , 并带他出诊 。 在祖父和父亲的悉心领导之下 , 蒲辅周进步神速 , 到15岁时已经掌握了不少医药知识 , 《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已经基本读通 , 同时 , 对《外台秘要》《千金方》及历代诸家之书都有涉猎 。

年少的蒲辅周十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勇气 , 经常对经典提出质疑 。 如他对中药“十八反”产生了疑问 , 于是进行了实验 , 他将葱白捣烂和蜜拌匀 , 然后喂给狗吃 , 发现并没有异常反应 , 然后又亲口服用 , 仍无不适 , 证实了蜂蜜与葱白并不“反” 。 他还将海藻、甘草等同服 , 证明可以同用 , 并用于临床 , 发现其软坚消结的能力更强 。 这种善于思考和亲身验证的精神 , 对他医术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
到18岁时 , 他就可以独立悬壶 。 他牢记前人“医乃仁术”的思想 , 将名字“启宇”改为“辅周” , 取名为辅助贫弱、周济病人之意 。

1917年 , 蒲辅周到成都开业 , 积累一定经验之后返回梓潼行医 , 1927年担任梓潼县商会评议员 , 1933年选为四川梓潼县第一区区长 , 数月后辞职 。 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 关心百姓疾苦 , 1931年倡办了梓潼县“同济施医药社” , 帮助不少贫苦百姓解决了困难 。 后来 , 还创办了平民教养厂、西河义渡等 , 广大做慈善 , 广济世人 , 受到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 。 1936年 , 蒲辅周再赴成都行医 。 同时 , 在成都也创办“同济施医药社” , 并与药铺泰山堂订下合同 , 一些无钱买药的病人可持他的处方去泰山堂免费抓药 , 由他定期结账 。
到了1940年 , 蒲辅周的高光时刻到来了 。 当时 , 梓潼霍乱流行 , 蒲辅周闻讯后 , 立即回到家乡 , 为当地老百姓看病 , 找到正确的处方之后 , 一方面搭起大棚熬药救人 , 另一方面立即将处方四处张贴 , 并告诉各地的医生 , 可以用此方救人 。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 , 当地霍乱疫情迅速并控制住 , 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得到救治 。 1945年 , 成都地区发生流行性麻疹 , 蒲辅周第一时间开展救治 , 成功找到医治处方 , 除了在诊所救治 , 他还经常到农村 , 免费为老百姓治病 , 有力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

新中国成立之后 , 卫生部成立了中医研究院 , 蒲辅周奉命调京工作 。 进京前 , 他回梓潼 , 为当地群众义诊3日 , 每天都是天亮即起 , 掌灯才结束 。 抵京后 , 除了在中医研究院工作 , 还在广安门医院内科担任主治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