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阳、幻阳、过度囤药……如何度过疫情中的心理风暴( 三 )


胡馨怡透露 , “联爱护心”公益项目提供心理服务的老年人 , 主要是通过社区、医院转介至团队 。 面对心理咨询师 , 这些老年人会讲述让自己感觉不舒服的事情 , 触发情绪时也会流泪 , 但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很重 , 往往倾述完之后不会配合下一步的咨询或药物建议 , 就此戛然而止 。 由此可以看出 , 这些老年人是多么孤单、恐惧和无助 。
年过六旬的杨忠伟就是“联爱护心”的一位帮扶对象 , 他在很长时间里都与哥哥相依为命 。 2021年年初 , 杨忠伟的哥哥不幸感染了新冠去世 。 杨忠伟此前的生活一直很依赖哥哥 , 哥哥去世后 , 他失去了生活和精神的双重依靠 , 也陷入巨大的创伤之中 , 同时也会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能力为哥哥争取更多的医疗资源 。 而在当时的疫情封控条件下 , 他无法为哥哥办一场体面的葬礼 , 这让他更为自责和痛苦 。
联爱护心在与社区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和筛查时 , 才发现了深陷痛苦的杨忠伟 。 此时 , 他已经有四个月没工作 , 也很少出门 , 并且拒绝与家人朋友联系 。
当杨忠伟第一次接触心理咨询的预检时 , 他几乎每说一段话就会痛苦流涕 , 咨询一度无法顺利进行下去 , 后来 , 当他同意接受正式的咨询后 , 也会不时质疑 , “心理咨询到底能起多大作用?”
在各方努力下 , 杨忠伟坚持了下来 。 用了一年时间 , 他完成了30次咨询 , 逐渐从复杂的痛苦中走了出来 , 知道如何更好地体察自己的情绪 , 并主动联系家人 , 也开始积极找工作 。
在胡馨怡看来 , 杨忠伟接受心理服务的过程 , 或许是很多老年人群体心理服务状态的一个缩影 。 老年人对心理咨询感到陌生和不信任;开始咨询后往往要花比年轻人更长的时间才能打开心扉;大多数老年人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认知模式 , 改变的发生也需要更长时间 。
眼下 , 胡馨怡和团队所接听到的来电咨询仍旧很少有老年人 。 胡馨怡说 , 面对目前新冠感染的风险 , 可以想象得到老年人对疾病、死亡有着更深的恐惧和担忧 , 在感染后也有可能会出现如何照料、如何决策等问题 。
“在过去 , 社会公众可能对老年公益的关注相对少一些 。 此次病例集中暴发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身边老人的需求 , 通过推己及人 , 促使社会公众能够更多地关注到老年人群体的需求、支持到老年公益活动中来 。 ”胡馨怡说 , “如果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 那老年人就是我们的过去 , 而过去和未来同样重要 。 ”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 , 文中苏盈、杨忠伟皆为化名)
作者:陈柯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万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