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阳、幻阳、过度囤药……如何度过疫情中的心理风暴

导致这些痛苦、抑郁等复杂情绪的并非是疫情本身 , 而是疫情的催化所带来的人们无法适应的改变
恐阳、幻阳、过度囤药……如何度过疫情中的心理风暴
文章图片
2022年12月24日 , 安徽淮南 , 安徽理工大学考点 , 考生在考场外进行最后复习 。
“我马上就要考研了 , 好担心自己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感染新冠 。 ”
“如果我感染了新冠 , 不小心传染给有基础疾病的家人该怎么办?”
“感染后我被辞退了 , 好像生活的意义也同时崩塌了 。 ”
……
胡馨怡默默地看着最近这些留言 , 就像一个树洞一样 , 装下人们的各种倾诉 。
胡馨怡是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联爱护心”公益项目的负责人 , 这个项目从2020年4月启动 , 旨在针对疫情期间的心理困扰 , 通过提供免费心理热线、一对一咨询、讲座培训等方式为公众疏解情绪 。
项目转眼已经运转了三年 。 胡馨怡一路见证了公众情绪的高低起落 , 也敏锐地捕捉到最近的变化——2022年12月初疫情管控放开后 , 公益热线曾短暂地消停过一阵儿 , 然而仅仅过了一周 , 电话又一个接一个地响了起来 。
对痛苦的抵制
最近 , 苏盈刚刚从一系列的情绪风暴中缓了过来 。
疫情管控放松后 , 还在失业状态的苏盈高兴了好一阵子 , 觉得终于能线下求职了 , 未来机会可能会更多 , 就算感染了 , 也能熬一熬 , 三四天就能好 。 于是 , 她每天都热切地寻找各种面试的机会 , 每次出门都“全副武装” , 做好各种防护 , 以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
但感染还是来得猝不及防 。 回想起来 , 是有一天楼上的一位老爷爷阳了 , 打不通救护车电话 , 她就帮着拨打了电话 。 即便戴着口罩跟老爷爷刻意保持着距离 , 她还是被传染了 。
恐阳、幻阳、过度囤药……如何度过疫情中的心理风暴】发烧的时候 , 她突然陷入巨大的焦虑和恐惧之中 。 刚开始她没有退烧药和抗原试剂 , 无从知道自己是一般感冒还是感染了新冠 。 后来 , 只好去医院开了药 。 但接下来的4天时间里 , 她一直高烧不退 , 最难受的时候一整晚无法入睡 , 心里有种崩溃的感觉 。 而在睡不着的夜晚 , 她打开手机刷新闻 , 各种负面信息扑面而来 , 让她感到更为混乱和窒息 。
好不容易熬过了高烧阶段 , 这时一家公司邀约苏盈面试 。 她忍着“吞刀片”式的嗓子疼 , 一边打起精神去面试 。 在回家的路上 , 她觉得整个脑子都不听从指挥了 , 很多情绪一下子涌了上来 , 说不清具体是什么 , 只是感觉笼罩在一大片抑郁之中 。
幸运的是 , 苏盈顺利通过了面试 , 这是她三个月来找到的第一份工作 。 她开始收拾行李 , 搬到离公司近一些的地方 , 准备好好去上班 。 但就在这个时候 , 苏盈突然感到胸闷 , 喘不上来气 。 她再次来到医院 , 医生告诉她这是新冠后遗症的一种 , 需要输液一周 。 这时 , 苏盈感觉心里的防线崩塌了 。
一边输液 , 一边痛哭 , “可能这段时间积压了太多的情绪 , 身体和心理都在备受煎熬 , 而且也不知道这种胸闷会持续多久 , 能不能好彻底 。 同时也开始担心家人感染后万一也像我这样症状强烈 , 能不能熬过去 。 ”苏盈说 , 这是她第一次想到要求助于心理咨询 。
在胡馨怡看来 , 苏盈经历的一切也反映出了当下人们普遍面临的心理问题:对于感染和后遗症的恐惧 , 对病毒的不了解 , 加上过载的新闻信息制造的焦虑感 , 个体独自面对身体和心理双重打击的孤单无助感……
“这与封控期间人们所面临的状况有了很大不同 。 有利的变化是人际距离改变了 , 人们可以直接地、面对面地相处 , 同时全民形成了一种应对新冠感染潮的共同体心理 , 这些都会让封控期间的负面情绪得以消解 。 ”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副秘书长唐义诚说 。 但另一个问题冒出来了——当下面临海量的网络信息、不停反转的新闻叙事时 , 人的大脑会产生倦怠感 , 从而触发负面情绪 , 甚至产生政治性抑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