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物质|【协和医生说】什么?马桶里竟然暗藏健康讯号!

ml>排便是每个人的健康大事。大便的形状、颜色、气味等特点能反映人的身体健康,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大便,判断自身肠胃状况。今天,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带您一同了解如何读懂马桶里暗藏的健康讯号——
食物的人体之“旅”大便来自于人们摄入的食物。人在进食时,牙齿先将食物嚼碎,进行“简单粗暴”的分解。接着,食物进入食道和胃,在胃里被胃酸、消化酶进行第二次分解,这个过程一般会持续2~6个小时,有些难以消化的食物会在胃里存留4~6个小时,与消化液混合形成食糜后,先后进入十二指肠、小肠,其中的营养物质被小肠进一步吸收,进入血液,再被运送到人体各个脏器和组织中。
食物中无法被消化酶分解的成分统称为膳食纤维,是构成植物和菌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组成成分与碳水化合物相同,是大便的主要来源。经过小肠的吸收后,这些残存的食物纤维会连同水分和消化酶液等被运送至长约1.5米的大肠中。在这个阶段,大部分水分被重新吸收,最终剩下固体物,它们从肛门排出,即形成了大便。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大便中有韭菜、木耳 、西红柿等食物的残渣,实际上这是未被人体吸收的残渣和膳食纤维。另外,肠道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菌群,还有微量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它们也是大便的组成部分。
通常,人们理想的大便是“香蕉便”,软硬适中,呈10~15厘米的长条状,重量约为100-200克,气味微臭,呈黄色或黄褐色。即使排便频率每天2~3 次,或者 2~3天1次,只要大便的颜色、性状正常,身体也无任何不适,都算是正常的排便频率。
通过大便性状看健康大便常常以不同性状出现。普遍认可的大便分类方法是“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它将大便依照大小和性状等分成7种类型。

营养物质|【协和医生说】什么?马桶里竟然暗藏健康讯号!
文章插图

如果大便性状呈现1、2型,就是我们常说的便秘,而6、7型则是腹泻。
另外,如果排便习惯或大便性状突然改变,或者出现不明原因的便血,要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通过粪便常规、血常规、肠镜、CT等检查,来判断是否存在肿瘤或炎症等器质性疾病。例如,如果患者出现了腹泻,大便呈稀水样,同时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大便化验有红、白细胞和隐血,应首先考虑急性胃肠道感染。
而如果病人经常在紧张、受凉或吃辛辣饮食物后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呈 6、7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关键时刻拉肚子”的情况,可能是应激压力或肠道敏感导致,也就是“肠易激综合征”,这类患者病程可以很长,但身体状况很好。
协和医生提醒您,一定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大便习惯和大便性状,以及是否出现便血,体检时不要忽略粪便常规和隐血的检查,如有异常要及时就医。
大便颜色、气味学问多大便的正常颜色为黄色、褐色。黄色是胆汁中胆红素产生的颜色,褐色是受吲哚和粪便中铁化合物的影响所形成。食物本身的颜色也对大便产生较大影响,比如食用木耳、动物内脏等深色食物,大便颜色就会偏黑;食用红心火龙果等红色食物,大便颜色就会偏红;食用含叶绿素较多的青菜,大便颜色就会偏墨绿色等,所以观察大便的颜色,一定要先了解自己吃了什么。此外,大便的颜色还与排便时间有关,例如若几天都未排便,大便的颜色就会加深。
大便颜色一旦出现改变,排除食物颜色的影响,我们还需要警惕以下情况:
1、黑便,大便呈沥青色,黑且亮,这种柏油样便需要警惕上消化道出血;
2、便血,如果是大便后滴鲜血或手纸上有血,多为肛周病变,比如痔疮、肛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