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寿比南山,真是福如东海吗

胆固醇|寿比南山,真是福如东海吗

文章图片

胆固醇|寿比南山,真是福如东海吗

文章图片

胆固醇|寿比南山,真是福如东海吗

中国历来崇尚长寿 , 有多崇尚呢?自古至今 , 在向尊者致意的场合中 , 祝寿词从不过时 。 日常生活中 , 小辈们常常会送给长辈一句寿比南山、长命百岁的吉祥话 , 听闻的老爷子老太太也会发自内心地笑得合不拢嘴 。 在古代 , 唯我独尊的皇帝除了专享一个自称的“朕” , 还独霸了独一无二的祝寿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但从古至今 , 从没有哪个皇帝真正能够万岁 , 百岁老人虽不至于古今罕见 , 但也还是凤毛麟角少数中的少数 。 其实 , 话题铺垫到这 , 有一个问题就值得再认真思考一下了 , 长寿就真是有福气的象征吗?

长寿和有福气 , 两者间貌似还真不能简单的划等号 。 记得有个段子 , 某青年人热衷于发布自己飙车的酷飒视频到网络平台 。 有人看了视频后大感惊心动魄 , 于是就在评论区问起安全性的问题 。 对此 , 该青年不置可否的回复称 , 经命理大师测算 , 自己能够活到七老八十 。 想说的意思就是 , 飙车惊险也无所谓 , 反正丢不了小命 。 结果自古评论区出人才 , 一句神评终结了这个聊天对话 。 又冒出的一个网友回复该青年道 , 大师只说活到七老八十 , 可没说是不是以植物人的状态 , 只要飙车失败一次 , 再以植物人状态躺上三五十年后自然死亡 , 大师算的也没毛病 。


段子只是段子 , 但道理还是直观现实的 , 长寿与有福气中间确实还有一段距离 , 其中有一个决定性的关键因素 , 就是长寿者自身的身体素质要过硬 。 为什么说是过硬 , 因为人进入中年时期 , 就会在某一天突然发现 , 早年混不在意的生活习惯 , 从冬天的冷水洗头到不穿秋裤 , 可能就会变成到头来悔不当初的忧愤 。 即便没有早年的不良生活习惯 , 人到中年的身体素质也会自然而然进入一个加速下坡的阶段 , 到了老年阶段更是会被各式各样疾病困扰 , 身体倍棒的人生时期便成为了一段值得记在心头、挂在口头的美好记忆 。 如果没有一个相对健康的身体 , 老年生活的质量确实要大打折扣 , 甚至极端一点的 , 我们考虑到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 又或者医院里全身上下插满各类管子的人 , 可能真是完全没有幸福感可言了 。


老年人是否有福气 , 不光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 还牵涉到整个家庭 , 比如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 , 就是子女是否孝顺 。 网络上有一句令人心酸的话 , 一个人什么时候才能算真正的老了 , 答开始对子女小心翼翼的时候 。 有一点不得不说 , 这个世上 , 人们对于子女的疼爱 , 大概率是会要超过对父母的关心 。 人们会习惯性地把更多的关心、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下一代的成长过程中去 , 但相对而言 , 可能是父母在大家心目中 , 作为一个付出者的形象过于深入人心 , 同样需要家庭投入更多资源的老年群体 , 经常会自动让或者被动忽视掉一部分关注 ,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心酸 。


长寿就是福气的观念 , 应该是来自于我们的传统 。 中国古代一直是农耕文明 , 在农耕文明里 , 庞大的家族就代表着庞大的生产力 , 几世同堂的大家庭肯定会为小门小户所艳羡 。 作为家庭的大家长 , 辈分越高的老人对于凝聚家庭乃至家族的作用越强 , 因而能够调动支配的资源也就理应更为优渥 。 两千多年前 , 孟子在见梁惠王时 , 描述了在生产力极为落后的时代中 , 贤明治理下的老年人如何安享晚年的美好图景 , “五亩之宅 , 树之以桑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 , 无失其时 ,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 , 勿夺 , 其时 ,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 申之以孝悌之义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