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数字化转型赋能上海“便捷就医服务”新模式,未来医院、数字健康城区也来了( 二 )



患者|数字化转型赋能上海“便捷就医服务”新模式,未来医院、数字健康城区也来了
文章插图
图说:5G智慧手术室
电子病历卡也完成了智能化“升级”,已实现“脱册就诊、病历随时查”。对患者而言,使用电子病历和医保电子记录册省去了携带纸质病历的麻烦,实现“脱册就诊”;对医生而言,可随时查阅患者既往病史,便于作出综合判断。对住院患者,医疗机构还主动推送电子出院小结,真正做到了“免册可就诊、病史可追溯、病历随时查”。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统一加签CA公章的电子出院小结达244.9万份,其中市级医院220.4万份,区属医院24.5万份。
智慧急救也是数字化转型的一大亮点,已实现“上车即入院”。市医疗急救中心紧密对接所有提供急诊服务的三级医疗机构,实时掌握全市各级医院急救医疗资源总体情况。选取脑卒中、创伤、胸痛、孕产妇和儿童等五类代表性急症,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医疗设备监测信息、车辆定位信息、车内外视频画面,救护车接到患者后,将患者体征、病情等信息实时传送至医疗机构,并同步至120指挥中心,在途中即开展远程会诊,帮助接诊医生提前制定抢救方案,实现急诊急救“院前—院内”无缝对接。
新冠核酸检测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刚需”,在上海做核酸检测已实现“一键预约、一步检测、一网查询”。市民通过“上海健康云”等平台,可享受“预约—支付—采样—结果查看”一条龙服务,非常方便。市卫健委透露,本市还可对核酸检测实时进展进行智能感知与科学研判,阳性结果第一时间传送至市区两级疾控中心等处置单位及人员,实现快速预警。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新冠核酸检测申请近5863万人次,在缓解检测机构现场人流压力、降低“战疫”成本的同时,筑牢了疫情防控底线。
聚焦引领未来趋势,打造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
患者|数字化转型赋能上海“便捷就医服务”新模式,未来医院、数字健康城区也来了】在深化上述重点应用场景运用建设基础上,上海进一步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未来医院和数字健康城区建设,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集成医疗服务样板。
比如,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未来医院。瑞金医院正在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数据为驱动,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主线,以临床创新为引领的智慧型、研究型未来医院。此外,市一医院也陆续推出了智慧医嘱导航、健康管理人云陪诊、养老机构5G云诊室等多个数字化转型项目。2022年伊始,以“沉浸式交互智慧诊间”“未来诊桌”“智能预问诊”等为代表的新一批改善患者便捷就医体验举措在市一医院全新落地。
图说:医院提供互联网门诊服务
打造智慧化的数字健康城区的探索也在进行中。以青浦区数字健康城区建设为例,该区依托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搭建长三角三级专科互联网总医院,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的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江苏吴江三地各级医疗机构实现诊疗信息对接,建成会诊、影像、病理、教学、检验等五大远程业务中心,向上连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耳鼻喉科医院等,向下辐射青浦区社区、村卫生室及嘉善、吴江地区,有效打通了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最后一公里”。随着居家“数字”照护、“无墙医院”等新场景相继推出和医保免备案异地结算等政策落地,示范区三地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三甲医院优质服务。
目标:加快打造数字化转型2.0版
建标准、汇数据、筑平台、促共享,夯实数字底座,是上海公立医疗机构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表示,自2010年建成上海健康信息网以来,逐步建立完善了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等两个基础数据库,累计汇聚了3000多万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00多亿条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数据,形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卫生健康大数据中心。2014年建成“上海健康云”平台,面向市民提供26类58项健康服务,用户超过3600万个人。2021年上海“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着眼于服务流程再造和改善患者体验,全面完成7大重点应用场景建设,实现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