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之战谁输了( 五 )


目前,全球有12%耕地被用于种植转基因作物,27个国家的1800万个农民在使用这项技术 。
“国内的反对声音只有一个作用,阻碍中国转基因产业的发展,”农科院生物技术所所长林敏说 。
在产业化停滞的这些年里,无论是技术上,还是产业竞争力上,中国和跨国公司的差距又开始拉大 。
上世纪末,转基因抗虫棉拯救了因棉铃虫而几近绝收的中国棉花产业 。最开始是孟山都公司抗虫棉一统天下,国产抗虫棉产业化后,占据国内90%的棉花市场,孟山都公司退出中国市场 。
美国在大豆和玉米的转基因技术上已然非常成熟,抗虫水稻曾被认为是国人突破的希望 。它的研发者张启发说,早在2001年,抗虫水稻的技术就已经成熟,“应该出去了” 。然而,在2009年申请到安全证书后,因为国内一直没有出台转基因的品种审定方法,抗虫水稻还是无法商业化 。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胡瑞法不无遗憾,“如果转基因水稻可以早一点商业化,也许国内转基因产业的全球性公司已经出现,机会丧失得太可惜了,当时的技术在全球都是领先的 。”
他和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2005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水稻可以为农民减少80%的农药的使用,带来6%的产量增加 。
哪怕是在13年之后,各国已经加大了对转基因水稻的研发投入,业内还是认为,华中农业大学开发的两种转基因抗虫水稻是非常好的产品,在国际上仍然极具竞争力 。
中国本来可以走一条更加高级的道路,有自主研发的技术的产业化之路 。但面对遥遥无期的商业化之路,本就不强大的中国公司开始退却 。
在过去的五年里,奥瑞金将一半以上的利润投入转基因产品的研发,公司每年或亏损,或微利,勉力运转,股价已经从从高峰期的10美元降至如今的2美元 。韩庚辰表示,奥瑞金以后将会缩减转基因技术的研发投入,不会再启动新的转基因项目 。
大北农公司生物技术中心的吕玉平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说,“如果当时社会对转基因的态度像现在一样,大北农不一定投入这么多 。”
北京大生命科学院前任院长饶毅认为,激烈反对转基因的结果,只能是减慢我国新兴的技术开发 。在本来不领先的情况下,减慢技术发展无异于产业自杀 。
反观美国,已经有52.3%的大田作物是转基因作物 。根据美国食品饮料和消费品制造商协会的数据,在市场上销售的70%-80%的包装食品还有转基因成分 。
美国对转基因的开放态度,固然造就了全球的种业巨头孟山都,但南希这样的农民也是受益者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南希家的农场不怎么挣钱,她不得不外出兼职以补贴家用,最困难的时候,如果不是政府的补贴,南希几乎要失去她的农场 。直到2000年,市场变好了,价格上升,产量也在增加,农场才开始挣钱 。
“我们农民的收入相当于工程师,商店老板 。所以我们足以享受自己的生活,度假,买漂亮的衣服,每四五年换辆新车 。即使买不起梅赛德斯、宝马[微博]、凯迪拉克,但是雪佛兰,别克、斯巴鲁还是买得起的 。”南希透露 。
在转基因的产业竞争中,中国不仅仅落于美国,也落后于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巴西、阿根廷 。
虽然没有自己的技术,阿根廷、巴西和拥有转基因技术的跨国公司合作,采用专利授权的方式,付给跨国公司一定的专利费,农民得以种植新研发的转基因种子 。
在转基因反对者的版本里,阿根廷因为种植转基因作物导致经济崩溃 。但是根据阿根廷生物技术信息与发展委员会2011年发布的报告,15年内,转基因作物对阿根廷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总共创造的职位数目估计超过180万个,为阿根廷带来了726.46亿美元的毛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