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协会会长麦建玲:高山流水觅知音 也是“美食家与美食”的关系

本文转自: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韩建文
1月5日 , “风味中国·醉美四川”2022首届C183四川美食盛典在成都举行 , 活动旨在擦亮“川派餐饮”金字招牌、发掘“县域美食”特色品牌、点亮“乡村振兴”产业王牌 。 诸多政府领导、川派餐饮企业家、川菜大师、协会负责人出席盛典 , 见证了川味文化分享、国风美食主题秀、美食美酒品鉴等精彩环节 。 其中 , 四川省美食家协会会长麦建玲就美食家的内涵和四川美食文化进行了生动的分享 。
美食家协会会长麦建玲:高山流水觅知音 也是“美食家与美食”的关系
文章图片
活动现场
什么是美食家?
可以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什么是美食家?这个基本的问题 , 麦建玲用耳熟能详的“高山流水觅知音”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类比 。 她提到 , 伯牙善于演奏 , 子期善于欣赏 , 美食也一样 , 一定要有懂美食、研究美食的鉴赏者、传播者来倡导和引领科学、健康、绿色、有文化的美食工作 。
美食家协会会长麦建玲:高山流水觅知音 也是“美食家与美食”的关系
文章图片
“高山流水觅知音”
美食家不是“好吃嘴”和“吃货” , 满足欲望的贪吃更像是“饕餮” 。 真正的美食家是具有品评、鉴赏、研究、考证食物的专业本领和素养 , 能从食物的色、香、味、形、器、质、养、意、型、价等多方面提出专业独到的见解 , 并对如何选择、处理食材、烹饪技巧、造型艺术有深刻理解的集大成者;美食家往往有专业论文和著作 , 是消费者的意见领袖 , 是以快乐的人生态度对食品进行艺术赏析、分享传播和评价探究的人 。 简单概括就是国际嘴、世界胃、见识广、实践多、有比较、有鉴别 。
美食家协会会长麦建玲:高山流水觅知音 也是“美食家与美食”的关系
文章图片
美食家协会会长麦建玲:高山流水觅知音 也是“美食家与美食”的关系】四川省美食家协会会长麦建玲
麦建玲认为美食家与美食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 一个地区如果没有发达的美食就产生不了美食家;另一方面 , 如果没有美食家的品评鉴赏和分享推广 , 美食也得不到更好的提升和发展 。 纵观历史 , 天府美食和美酒发展到今天的繁荣 , 历朝历代的美食家们功不可没 。
北宋文坛光芒四射的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集大成者的美食家、生活家 。 苏轼一生创造了60多道美食 , 最著名的莫过于东坡肉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如今中秋赏月家家都在传颂的千古名句 , 其实就告诉我们“有酒 , 有佐餐 , 有伴席”在有诗意的场景中是理想搭配 。 “小饼如嚼月 , 中有酥和饴” , 这种饮酒的方式不是一醉方休 , 而是非常契合Z世代年轻人追逐“微醺”状态的时代潮流 。
清代文学家、戏曲家李调元也是一位大美食家 。 他编刊其父李化楠所撰写的饮食专著《醒园录》 , 使之成为第一本川菜菜谱 。 同时 , 他也是把江南菜引入四川与川菜结合的先驱 。 与一般的文人食谱不同 , 《醒园录》记载菜式做法非常详尽 , 从食材、配料、调味、烹制到保存方法 , 大大超越了一般文人体味、感觉式的美食记述 。 现德阳罗江有一道著名的地方美食 , 叫“汶江鳜鱼” , 传说与李调元有关 。 当年李调元在广东任科举考官时 , 朋友欲请他吃他最喜欢的鳜鱼 , 但有个要求 , 要对一个对联 , 如果能对上 , 不但可以享受美味 , 还将奉送鱼苗 。 这位朋友出的上联是“青草塘内青草鱼 , 鱼戏青草 , 青草戏鱼 。 ”李调元想了半天未能对上 , 非常惭愧 。 半年后 , 李调元到郊外踏青 , 看到一位少女走在一片黄花田里 , 头上还插着黄花 , 顿时来了灵感 , 对出下联“黄花田中黄花女 , 女弄黄花 , 黄花弄女” 。 于是 , 李调元很快跑到那位朋友家里告之 , 不仅吃到了美味 , 还获赠1800尾鱼苗 , 快马加鞭送回罗江老家 。 鳜鱼从此在罗江繁衍 , 现已成为地理标志产品 。 目前四川罗江也有意在开发《醒园录》中记载的“调元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