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吃饭时间的早晚,可影响体重和健康!建议收藏

新研究:吃饭时间的早晚,可影响体重和健康!建议收藏】很多朋友喜欢熬夜和吃宵夜 , 而有这种习惯的人 , 身体发胖的几率往往也更高 , 有些朋友自嘲自己是“马不吃夜草不肥” , 而近期发表的两项新研究显示 , 过晚进食会增加人的饥饿感 , 也会影响人体的代谢水平 , 从而带来更多的肥胖和健康风险 。
新研究:吃饭时间的早晚,可影响体重和健康!建议收藏
文章图片
人体有一套“生物钟” , 而遵循这种生物钟的昼夜调节规律 , 该吃饭的时候吃饭 , 该睡觉的时候睡觉 , 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健康获益 ,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 新陈代谢的最佳时期是在白天 , 特别是早晨的中后期 。
在近期发表于《细胞代谢》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 , 研究者选择了16名超重或肥胖的受试者 , 所有的受试者健康状况良好 , 没有糖尿病史 , 也没有轮班工作史 , 而且都会进行有规律的体力活动 , 而且都保持了规律的睡眠时间 。
这些受试者被随机分为两组 , 在参与研究的6天中 , 一组人在早上8点、中午和下午4点吃热量控制的膳食 , 而另一组人在4小时后 , 即中午、下午4点和晚上8点吃同样的食物 。 在研究过程中 , 按时收集了受试者的饥饿感、食欲以及体脂水平 , 体温和能量消耗等方面的数据 。
新研究:吃饭时间的早晚,可影响体重和健康!建议收藏
文章图片
研究人员最终发现 , 与早吃饭的受试者相比 , 晚吃饭组的人在24小时内的饥饿感倍增 , 同时还报告说 , 他们对淀粉以及重口味食物、肉类有着强烈的欲望 , 这些食物往往都是能量密集型的食物;而在能量消耗方面 , 晚吃饭组人群的燃烧热量的速度却更慢 , 这导致更多脂肪组织储存了更多的热量 , 也就是说 , 晚吃饭组的人出现肥胖者的风险会更高 。
对血液测试的结果显示 ,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能够让人感到饱腹感的激素“瘦素”的水平 , 在两组人中也存在显著差异 , 晚食者相比早食者 , 其身体内的瘦素水平更低 , 而反过来 , 一种刺激食欲的激素——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的水平 , 在晚食者的体内却更高 , 在24小时的睡眠/觉醒周期内 , 晚食者生长激素释放肽的水平上升了34% 。
研究小组还发现了脂肪组织的变化 , 这可能导致产生新脂肪细胞的几率更高 , 燃烧脂肪的几率更低 。 在一天中 , 晚食者比早食者少消耗60卡路里 。
研究者指出:“如果你在一天的晚些时候进食 , 身体对卡路里的处理方式会不同 , 它会使体重增加和脂肪增加 。 从这项研究中 , 我们可以得到非常明确的建议 , 人们应该好好吃早餐 。 ”
新研究:吃饭时间的早晚,可影响体重和健康!建议收藏
文章图片
在另一项研究中 , 以轮班工作的消防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 对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的137名消防队员进行了12周的追踪研究 ,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食谱以地中海饮食为主 , 主要吃鱼、蔬菜、水果和橄榄油 。 其中 , 70名消防员在白天的10小时内 , 即在早上8点或9点到下午6点或7点之间进食 , 其余的则在较长的窗口内进食 , 一般在13小时左右 。 他们在一个应用程序中记录下了他们的膳食 , 并为受试者佩戴了跟踪血糖水平的设备 。
研究人员发现 , 在10小时内进餐可以减小“坏胆固醇”颗粒的大小 , 小的颗粒更不易于形成聚集损伤血管 , 从而减少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 对于有高血压、高血糖等心脏病危险因素的消防员中 , 限制进食时间 , 10小时的进食时间窗也有助于改善那些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健康状况的人的血压和血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