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广州花都再添“国字号”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东频道
人民网广州1月8日电(周睿)据广州花都发布官方微信消息 , 近日 , 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名单》 , 花都区成功入选 , 是广州市首个获得此项“国字号”称号的区 , 渔业是花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 全区养殖面积接近7万亩 , 养殖场户2千多个 , 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 , 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在2020年成功创建“广东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后 , 花都区瞄准“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目标 , 以现代渔业产业园建设为主抓手爬坡过坎 , 聚焦补强种业、加工、冷链等环节 , 大力推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 , 不断优化“东部水产苗种繁育区、西部水产品主养殖区、中北部物流+电商+初深加工区”的产业结构布局 , 渔业产业发展设施化、品牌化、科技化、示范化取得了良好成效 , 以都市现代渔业为代表的渔业新发展格局正逐渐展现 , 广大水产养殖者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广州花都再添“国字号”
文章图片
工厂化陆基桶养殖车间 。 图片来源:广州花都区委宣传部
渔业设施化水平不断提高
大力发展设施渔业 , 推广陆基工程化、池塘设施化、循环水工厂化等生态高效养殖方式 , 指导养殖场合理转型升级 , 实现渔业增效、生态增绿 。 全区建成池塘工程化循环水环保养殖槽13套85条、工厂化陆基养殖设施面积4096平方米、陆基养殖池(桶)95个、工厂化育苗和养殖车间约36.88亩、设施养殖池197个等多种类型现代化养殖设施 , 亩产量比传统养殖提高6—7倍 , 着力打造现代设施渔业示范样板 。
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广州花都再添“国字号”
文章图片
循环水养殖生产线 。 图片来源:广州花都区委宣传部
区域品牌化建设进一步提升
全区主要养殖品种有四大家鱼、鳜鱼、加州鲈、罗非鱼等30个 , 其中名特优新品种22个、无公害水产品9个、水产类省名牌产品9个、水产类绿色食品1个 。 完成“花都脆鲷”和“花都优”商标注册、脆肉罗非鱼团体标准的制定 , 花都彩虹鲷、花都鲈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福源沙河甲鱼”获得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 , 五龙岗黄颡鱼等6个品种获水产类省名牌产品称号 。 每年以“花都鱼苗”名义经白云机场发货占白云机场鱼苗货运的40% , “花都鱼苗”成品—彩虹鲷制成的酸菜鱼片成功入选北京冬奥会菜单 。
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广州花都再添“国字号”
文章图片
花都彩虹鲷 。 图片来源:广州花都区委宣传部
科技化成果助推产业提质增效
锚定做大做强水产种业 , 大力推进大湾区鱼苗产业运营中心建设 。 “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叶星在我区华轩水产有限公司设立“岗位科学家工作站” , 开展淡水鲈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技术研发 , 并获2020中国加州鲈产业最具成长性企业称号 。
五龙岗公司与中山大学合作完成“超雄吉富罗非鱼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星洲红罗非鱼多性状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关键技术研发”等课题研究 , 新品种已通过省级审定 。 落实“一园一专家技术团队”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对接支持渔业产业园建设 , 重点围绕罗非鱼链球菌病、鲈鱼病毒病开展科研攻关 , 区农业技术管理中心获评“全国星级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荣誉称号 。
示范化创建促进农业绿色健康发展
对标国家级示范区管理要求 , 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 在全省率先开展池塘养殖尾水生态治理示范应用 , 现有农业农村部健康养殖示范场10家 , 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3家 , 健康养殖示范面积近17000多亩 。 率先开展珠三角美丽渔场“塘头小站—广州模式”试点示范 , 建设全省首个塘头水产疫病检测实验室 , 打造一套智能化、精细化水产生物检测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