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宁:瘦土变良田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
冕宁:瘦土变良田
文章图片
装载机将新土扬撒在烟田中 。
□马萍马嘿依姑文/图
1月4日 , 走进冕宁县哈哈河坝五万亩连片烟区 , 一望无际的烟区 , 一辆辆四桥车从瓦窑沟满载沙土而来 , 将新土倒在金叶、若水社区的烟田里 , 田里的装载机忙碌地挥舞着钢铁巨臂 , 将新土平整地扬撒在烟田中 , 确保新土覆盖旧土 。
金叶社区横路村一组烟农卢勇种了二十几年烟 , 以前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种植技术要求 , 对烟田施用化肥、除草剂等农药 , 虽然在用工成本和增产增收方面有一些效果 , 但土壤板结、肥力不足、病虫害频发的“后遗症”让卢勇苦恼头疼 。
“为避免烟田杂草和烟株争养分 , 我忽略了烟技员不允许使用除草剂的要求 , 使用除草剂以减少人工除草的成本和繁琐 。 虽然杂草是除了 , 但是药害残留持久不散 , 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降低 , 烟田连作障碍凸显 。 ”卢勇现在后悔不已 , “我们自己找一、两车土是没有问题 , 但我种了96亩烟 , 要想全部依靠‘客土’来改善土壤结构难度就大了 , 没有哪个愿意给我们这么多的清洁土源 。 ”
与卢勇情况相似的烟农不在少数 , 金叶社区横路村一组烟农陈祚弟有85亩的种植面积 , 目前他也面临着土壤肥力不足、土传疾病侵袭的危害 , 特别是青枯病 。
据陈祚弟讲述 , 通常他们的烟田都是共用几台农用机械 , 病菌通过机械传播 , 所以 , 很多烟农的土地每年都要感染青枯病 , 产量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 “客土”是解决土壤肥力和土壤传疾病的有效办法 , 但烟农需要承担的运输成本很高 , 关键还面临着清洁土源难寻、无土可换的局面 。
冕宁部分烟区已有30、40年的种烟历史 , 持续耕种致使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
面对土壤弱化的“后遗症”及贯彻落实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 改善烟区生态条件、改良土壤质量势在必行 , 冕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高度重视 , 谋篇定向稳全局 , 锁定目标、靶向施策 , 积极衔接金叶、若水社区村两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 广泛宣传土壤保育对烟叶生产经营以及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 经协商一致 , 决定联系瓦窑沟的洁净土源对哈哈烟区3000亩肥力不足的土地进行“客土” 。
金叶社区书记吉克伍呷作为“客土”管理联系人 , 全程监督管理 , 避免因取土造成的水土流失及环境污染 。
“土源不要钱 , 但是从瓦窑沟拉过来每车要450元的运费 , 一亩地平均需要两车 , 请装载机散土每车50元 , 一亩地就是100元 , 我负责联系土源 , 在烟农自愿的前提下 , 由他们自己出钱‘客土’ 。 ”吉克书记介绍说 。
据了解 , “客土”之后冕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技术人员将指导烟农采取重施农家肥、菌剂、翻压绿肥、深耕晒垡等措施 , 提高土层厚度和土壤肥力 , 通过测土让植烟土壤中的各类元素趋于平衡 , 以提高农家肥、有机肥的肥料利用率 , 切实改善土地生产基础条件 。
冕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分管经理宋登涛表示 , 农家肥具有生理活性 , 是改良土壤最有效的办法 , 能够促进烟叶更好地生长;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添加菌剂能快速发酵土壤中的有机质 , 通过微生物对农家肥降解产生二氧化碳、氮、磷、钾等有益物质 , 提高烟田养分、改良烟田生态环境 , 达到促进烟叶生产稳定、可持续发展及增加烟农种植效益的目的 。
截至目前 , 冕宁县哈哈河坝金叶、若水社区共计“客土”3000亩 , 为保障明年烟叶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