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老戏迷:我的二人转进阶之路!

大约十岁左右 , 家里长辈比如爷爷奶奶就经常听二人转的正戏 , 像《包公吊孝》《回杯记》我很小就已经很熟悉了 。 最开始并不能完全听懂这个故事 , 但是咿咿呀呀的曲调我觉得很美 。
25岁老戏迷:我的二人转进阶之路!
文章图片
25岁老戏迷:我的二人转进阶之路!
文章图片
25岁老戏迷:我的二人转进阶之路!】随着我逐渐长大 , 我对二人转的了解也逐渐增加 。 二人转从最开始的只唱正戏 , 发展到几乎不唱正戏 。 赵家班越来越火爆 , 但对二人转有误解的人也越来越多 。 好多人听到我说喜欢二人转马上就嗤之以鼻:二人转多低俗啊!其实我并不纠结这个问题 , 因为我知道 , 我也了解 , 关于这个咱不多说 , 懂的人自然懂 。
今天我主要介绍我对二人转的深层次理解 。 我的个人理解 , 二人转是东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所以二人转唱腔往往无拘无束 , 听起来非常自由 。 老人听二人转其实十之八九听不懂二人转究竟在唱什么故事 , 听的是那个劲头 , 那个感觉 。 我在农村老家里 , 农民们都很喜欢韩子平老师其人 , 这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家 。 但是他们大多数不喜欢他的唱腔 , 专业团的唱腔 , 要求非常精准 , 往往限制太多 , 听的很累 。 民间二人转虽然有着脏口多 , 唱词粉等诸多缺点 , 但是民间二人转能够更好的体现二人转的灵魂所在——民间二人转曲牌丰富 , 唱腔不拘一格 。 以北派宗师李淑静为代表人物 , 我常常能从李老师的唱腔中听出感动 。 这其实是一种实力的体现 , 郭德纲老说 , 照词说相声的都是学员 。 能够把人生积累、感悟、创造都加到对于二人转的理解上 , 再重新进行创作 , 更是一种返璞归真 。 (未完待续)
25岁老戏迷:我的二人转进阶之路!
文章图片
25岁老戏迷:我的二人转进阶之路!
文章图片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