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建筑工人、网约车司机……疫情之下,他们还在坚守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人员杨晓露张爽)“徐护士 , 这里有个阳性患者需要下尿管 , 你来处理一下 。 ”
徐少君是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的一名急诊科护士 , 今年6月他刚刚大学毕业入职 , 北京疫情以来 , 他每天都在岗位上 , 这次也是他和新冠病毒最近的一次接触 。
00后急诊护士:和新冠病毒最近的一次接触
急诊护士、建筑工人、网约车司机……疫情之下,他们还在坚守
文章图片
12月13日 , 徐少君接到任务:要给一名阳性患者下尿管 。 来不及多想 , 他立刻做好了防护就去为这名患者下尿管 。
徐少君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人员 , 最近患者就诊量明显增加 , 待抢救的患者也比较多 。 虽然发烧的患者会去发热门诊 , 但是一些重症的急诊患者 , 也来不及判断是否是感染者 , 救人要紧 。
刚刚接触到阳性患者的时候 , 这个刚毕业的小护士还是会忐忑不安 , 现在他每天会给不同的阳性患者输液、扎针、抽血 , 不管是技术还是心态都越来越成熟 。 徐少君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人员 , 科里的老师们 , 很多都是生病好了之后 , 很快就回到工作岗位上 , 他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 。
目前徐少君的抗原检测也呈现阳性了 , 正在家里休息 。 “我现在在家不停地喝水 , 想快点好起来 , 因为现在感染的人太多了 , 科里人员紧缺 , 我得赶紧回去帮他们分担 。 ”徐少君说道 。
建筑工人:将近5个月没回过家
早上7点 , 冬日的北京天才刚刚亮 , 刘晓东就已经来到工地 , 开始了基坑巡视工作 。 刘晓东是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的建筑工人 , 主要负责基坑支护工作 。 受到疫情的影响 , 工地里大部分工程处于半停工状态 , 没有了工友们一起搬搬扛扛的热闹 , 硕大的工地显得更加空旷 。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 , 疫情期间 , 刘晓东依然每天坚守在岗位上 。
急诊护士、建筑工人、网约车司机……疫情之下,他们还在坚守
文章图片
基坑支护工作就像是基坑的“私人医生” , 刘晓东每天的工作就是检测基坑周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 再“对症下药”对基坑采取支挡、加固等保护措施 。 建筑工程本身就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 随着北京疫情的发展 , 工地里大部分工程都渐渐暂停了 。 但基坑一旦坍塌了 , 不仅会给施工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 也有可能对周边的居民造成影响 。
刘晓东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人员 , 因为工作不能停 , 又赶上疫情比较严重 , 怕来回通勤染上病毒再传染给家里人 , 他索性就住在工地了 , 从今年8月到现在 , 他几乎一直在项目上 , 已经将近5个月没回过家了 。
提起是否想念家里的妻子和孩子 , 这个北方的男人有些羞涩:“也还好吧 , 想他们的时候就打个视频 , 我的这部分工作已经完成90%了 , 还有一个月刚好赶上回家过年 。 ”
网约车司机:疫情有风险 , 但我也有小目标
“每天天不亮就洗漱出门 , 晚上10点到家 , 这就是我的一天 , 没什么特别的 。 ”网约车司机大刘简单地向采访人员诉说着自己的一天 。
急诊护士、建筑工人、网约车司机……疫情之下,他们还在坚守
文章图片
大刘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 34岁未婚 , 做网约车司机已经两年了 。
虽然现在疫情严重 , 但大刘说自己每天都能接到二三十个订单 。 “确实有点危险 , 二三十个人 , 你也不知道谁是感染者 。 ”不过大刘双手一摊 , 紧接着一转话头:“可是只有出来拉活账里才有进项啊 。 ”因为知道自己挣的钱不容易 , 大刘说自己花的时候就会更加珍惜 , 不会随意挥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