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超级传播者:因感染百名医护被外界歧视,病愈后选择彻底消失( 三 )


据统计 , 周作芬从感染到医治出院 , 共传染了130多人 , 其中包括21名亲属 , 而他的岳父岳母被感染后 , 在周作芬治疗期间便去世了 。
中山三院传染病区在接诊周作芬后 , 因医护人员相继感染而陷入瘫痪 。 一周后 , 周作芬又被转送到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 在早期抗击非典中 , 广东省追认的3名烈士中 , 2名是因抢救他而感染殉职 。
非典超级传播者:因感染百名医护被外界歧视,病愈后选择彻底消失
文章图片
当时所有人陷入非典恐慌 , “毒王”这种带着戏谑与惧畏的称号还未出世 。 但周作芬两次转院 , 都会让接收的医院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 后来有人这样形容他的强大传染性:他的一声咳嗽 , 足以引起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
病情最严重的时候 , 医院将传染病区的一个病房专门空出来 , 搬进最好的医疗器材 , 周作芬的病房被划作重点隔离区 , 除了3名医生和1名护士外 , 不许任何人靠近 。
周作芬清醒后 , 他先问主治医生:“这些天我花了多少钱?”医生半开玩笑地说 , 应该超过100万了——当时他已传染50多名医护人员和二十多名亲朋好友 。 没隔多久 , 岳母去世的消息便传了过来 。 这个早先被送进医院时还背着腰包数钱的生意人 , 这个在醒过来后问的第一句话是医药费用的男人 , 听到岳母去世的消息后大哭起来 。 当晚医生查房时 , 看到周作芬的枕头已经被泪水打湿 。
非典超级传播者:因感染百名医护被外界歧视,病愈后选择彻底消失
文章图片
自那以后 , 周作芬拒绝所有探望的人和媒体采访人员的采访 。 病愈后 , 他想给救治自己的医护人员送礼 , 但被拒绝了 , 于是他请人做了一面锦旗 , 上面写着“起死回生 , 在世华佗” 。 送锦旗的时候 , 他与医护人员一起合了照 , 照片中他笑得局促 , 想藏在医生后面以躲避镜头 。
他曾接受过极少数媒体的采访 , 不过拒绝露面 , 他说:“上电视的话 , 全世界都知道我了 , 我到商场买趟货 , 商场的人认出我就会歧视我;我到酒家喝茶 , 酒家的人就会歧视我;我打车司机肯定不载 。 ”
出院一个月后 , 他请主治医生陈燕清吃饭 , 地点选在广州一家海鲜酒楼 。 过去这家酒楼的供货商是周作芬 , 但自从周作芬得了非典后 , 清清白白的供货交易从地面变成了地下 。 “如果被客人知道是从我这里进货 , 估计就没人来了 。 ”
周作芬谈起出院后的生活 , 他说如今在外面吃饭或者娱乐 , 如果被人知道他是报纸上感染非典的超级传播者 , 会被老板客气地劝出店 , 而他所住的小区有居民因为他而特意搬走 。
饭桌上的话题谈到这些后 , 气氛就变得既尴尬又沉重 , 最后 , 周作芬举起酒敬陈燕清:“没有你 , 就没有我的命 , 感谢 。 ”那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 也是周作芬最后一次联系外界 。
非典超级传播者:因感染百名医护被外界歧视,病愈后选择彻底消失
文章图片
周作芬想隐匿在社会对他的“非典毒王”讨论中 , 他搬了家 , 换了手机号 , 原来的海鲜档口也关掉了 。 但“毒王”的标签却并不容易抹去 。 非典发生的第10年 , 采访人员采访周作芬当年的医护人员 , 采访他所住地区周边的居民 , 人们从脑海中搜寻久远记忆 , 待想起这人时第一反应仍是“毒王” 。
非典来去无踪 , 2003年这场异常严重的“春寒”随时间的流逝 , 似乎渐渐被大众淡化了 。 然而 , 非典虽已过去 , 它的影响却并未终止 。 有人生命永远停在2003年 , 有人生活被困在2003年 。 如在抗击非典中牺牲的那些医护人员、一线采访人员 , 那些未能战胜病毒而离世的患者 , 那些虽捡回性命却用余生承受后遗症的患者 , 以及那些失去至亲的病人家属们 , 以及像周作芬、黄杏初这样因被冠以“毒王”标签而影响生活的病愈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