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国学经典》解读,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

弟子规《国学经典》解读,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
文章图片
弟子规《国学经典》解读,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
文章图片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看到人家的优点 , 我们就要思考 , 向他学习 , 向他看齐 。 即使跟他有很大的差距 , 我们也要努力追赶攀登 , 希望有朝一日也能达到他的水平 。
孔子曾说:“见善如不及 , 见不善如探汤 。 见贤思齐焉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见到好的行为 , 就像是要跑走的马 , 恐怕自己追不上 , 见到不好的行为 , 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 , 赶紧躲避 。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当我们见到别人做了缺德的事情 , 我们首先应反思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错误 , 如果有就需要赶紧改正 , 如果没有 , 我们也就警惕自己 , 以后也不能犯错 。
弟子规《国学经典》解读,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
文章图片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当自己的品德、学问、才能和技术不如人的时候 , 就应该奋发图强 , 自我勉励 。
魏文侯礼贤故事
弟子规《国学经典》解读,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淮南子》中记载:段干木辞禄而处家 , 魏文侯过其闾而轼之 。 其仆曰:段干木布衣之士 , 君轼其闾 , 不已甚乎?文侯曰:段干木光于德 , 寡人光于势;段干木富于义 , 寡人富于财 。 势不若德尊 , 财不若义高 。 干木虽以己易寡人不为 , 吾日悠悠惭于影 , 子何以轻之哉!
翻译:段干木辞退官职退隐在家 , 魏文候乘车经过他居住的地方时 , 总要起身扶着车前的横木表示敬意 , 文候的仆人就问了:段干木只是个平民百 , 大王您这样表示敬 , 不是有些过分了吗?魏文候说:段干木因为拥有高尚的品德而受人尊重 , 我却靠君王的权势获得尊敬 , 段干木拥有一身的正义 , 而我却拥有很多的钱财 , 地位权势是比不了高尚品德的 , 财产也是比不了正义的 。 现在让段干木拿德行道义来换我的权势财物 , 他是不愿意的 。 我都每次闷闷不乐的对着自己的影子而忧思惭愧 , 你怎么能轻视他呢?"
启示我们:人要追求自己的才能 , 品德 , 而不要攀比吃穿 。 因为有才华 , 有财花 。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而当自己穿的衣服 , 吃的东西不如别人的时候 , 则不需要放在心上 , 不要为此忧伤 。 戚 , 就是忧伤 , 愤怒 。 词语戚醮 , 烦恼的意思 。
阮咸晒衣
《世说新语·任诞》中记载:阮仲容步兵居道南 , 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 , 南阮贫 。 七月七日 , 北阮盛晒衣 , 皆纱罗锦绮 。 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 。 人或怪之 , 答曰:未能免俗 , 聊复尔耳 。
阮仲容住在道路南边 , 其他姓阮的住在道路北边 。 北阮都很富有 , 南阮却很贫穷 。 七月七日那天 , (按照乡俗)北阮的人们把衣服都拿出来放在太阳下晒 , 全部都是绫罗锦绣(成了一种炫富的行为了);然而仲容也用竹竿挂着粗布牛鼻裙 , 晒在庭院里 。 有人感到奇怪 , 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不能免除社会习俗 , 姑且学大家这样罢了 。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 阮仲容并没有因为自己穿的不好而觉得生活不如人 , 依旧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大文人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