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奶山羊为农民增收挑大梁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瞅准“奶瓶子”发展“羊经济”
陕西宝鸡:奶山羊为农民增收挑大梁
陕西宝鸡:奶山羊为农民增收挑大梁
文章图片
陕西宝鸡:奶山羊为农民增收挑大梁】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种羊场培育的奶山羊种羊 。 资料图
陕西省宝鸡市气候温润 , 饲草丰富 , 生态良好 , 是业界公认的奶山羊养殖适生区 。 近年来 , 宝鸡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 , 把奶山羊产业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首位产业 , 形成了以陇县和千阳县为核心、辐射川塬五县区的养殖、加工及相关配套产业集群 。 陇县成功创建为全国唯一的以奶山羊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 荣膺“世界生态羊奶名城” 。 千阳县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纯种莎能奶山羊繁育场 , 获评“世界奶山羊良种繁育示范基地” 。 2021年末 , 全市奶山羊存栏达到85.3万只 , 羊奶产量14.8万吨 , 产值突破100亿元 。
打磨一瓶奶 , 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宝鸡奶山羊养殖起步较早 , 但受到市场环境、生产理念等多种因素影响 , 产业发展一度陷入“低迷” 。 20世纪90年代 , 一些养殖户追逐经济利润 , 把奶山羊当肉羊养 , 致使奶山羊养殖处于低谷 , 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 品种逐步退化 , 一只奶山羊每天产奶不到一公斤 。
近年来 , 随着消费者对羊奶营养价值的认同和羊奶除膻技术的发展 , 羊奶成为居民营养膳食的“新贵” , 奶山羊产业发展迎来黄金期 。 2018年 , 宝鸡市抢抓陕西省发展千亿级奶山羊产业的重大机遇 , 瞅准“奶瓶子” , 发展“羊经济” , “十三五”期间 , 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5亿元 , 撬动社会资本30亿元以上 , 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 全市将近5万农民通过投资建场、入股分红、劳务就业、经纪服务等方式 , “嵌”入了奶山羊全产业链 。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 但传统的养殖方式不足以打磨一瓶高质量好奶 , 科学规范的养殖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 为此 , 宝鸡市与中科院、西农大、省畜牧总站等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 , 建立关中奶山羊产业研究院等产学研创新平台4个 , 开展性控冻精、双羔诱导、单产增量等前沿技术研究 , 为奶山羊的健康养殖保驾护航 。 由国内外专家教授成立的奶山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订形成了4个体系、18个大类、260个技术规范的奶山羊标准体系框架 。
走进陇县和氏高寒川东风奶山羊场 , 能看到这里的奶山羊享受着“今非昔比”的待遇 。 它们每天吃的是营养餐、喝的是恒温水、睡的是“席梦思” 。 专家为它们量身打造了科学的养殖管理方式 , 使它们在尽享“奢华”的同时也做出了远超以往的贡献 。 “我们这里的每只奶山羊平均日产奶量3.5公斤 , 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 ”养殖场负责人张会军自豪地说 。
千阳县水沟镇新中村贫困户张永强2017年申请创业扶贫无息贷款5万元从事养羊 , 最多一月交鲜奶收入7000多元 。 他开心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 , 让我能够脱贫致富!”
打开一扇门 , 让优质奶山羊育出来
2022年5月份 , 随着一架货运飞机缓缓降落 , 2500只新西兰进口莎能奶山羊种羊抵达宝鸡市千阳县——这一幕 , 是宝鸡市打开引种之“门”的缩影 。 截至目前 , 宝鸡市已先后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引进良种奶山羊8800余只 。
“一只进口的莎能奶山羊价格1-2万元不等 , 飞往澳大利亚包机进口奶山羊 , 一次要花几千万元 , 成本高昂 。 ”陇县畜产局局长闫柏平说 。 如此高昂的费用 , 在普通农户看来就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坎 , 唯有自主育种才能将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