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后失眠、焦虑、恐慌…面对不确定性,我们能做些什么?( 二 )


“阳康”后失眠、焦虑、恐慌…面对不确定性,我们能做些什么?
文章图片
浙大邵逸夫医院“阳康”心理门诊 , 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医师唐劲松正在为患者诊疗 。 受访者供图
一场集体的“心理重建”
2020年2月9日 , 谭忠林作为浙江第三批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员前往武汉 。 三年来 , 他清晰感知到了疫情发展过程中人们心理状态的变化 。
最初疫情在武汉暴发时所产生的心理危机 , 更多体现在对新冠病毒认知的缺乏 , 生与死咫尺之隔的恐慌 。 这种应激反应不仅体现在患者身上 , 对于一线的医护人员更是一场“心理战” 。 “在急诊室 , 在病房里 , 难免会经历死亡 。 但目前对于医护人员的培训中 , 在这些突发状况下如何与患者家属沟通、如何自我疏导 , 还是比较缺乏的 。 ”谭忠林说 。
作为医护群体中的一员 , 谭忠林密切地关注着这个群体对于疫后心理援助的需求 。 他向采访人员展示了一组数据 , 美国一项针对1.3万医生心理状况的调研显示 , 有47%的医生对职业产生倦怠 , 21%的医生称患有抑郁症 。 “我们要树立健康工作意识 , 保证医护夜班后休息时间 。 ”谭忠林说 。
社会在寻求一种集体情绪的按摩 。 “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一个心理调适的过程 , 例如很多人需要从线上办公重新转回线下 , 如何从居家状态转变过来、恢复工作环境的人际交往 , 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 ”浙大邵逸夫医院的心理治疗师李一飞指出 。
“阳康”后失眠、焦虑、恐慌…面对不确定性,我们能做些什么?
文章图片
浙大邵逸夫医院心理治疗师李一飞在为患者进行心理咨询 。 受访者供图
如今 , 在防疫措施优化之后 , 人们的情绪共性 , 由最初对未知的恐慌 , 逐步转变为对疾病的焦虑 。 就像潮水无法在顷刻间转变流向 , 短时间内周围环境的诸多变化 , 是许多人产生心理波动、进而引发焦虑、愤怒等情绪反应的来源 。
但与此同时 , 人们也在通过增强连接感来获得慰藉和信心 , 这是一场集体“心理重建”的过程 。 前段时间 , 朋友圈、社交平台上 , 许多人分享新冠感染体验备受关注 。 公开晒“阳”、自我调侃等形式 , 不仅让围观者从身边人的个体经验中增加对病毒的认知 , 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直面病毒的信心和勇气 。
“健康如同骑单车 , 要在行进中找到平衡”
在采访过程中 , 多位医生还提到 , 目前许多人所表现的心理和情绪的反应 , 不仅仅是对当下情况的反应 , 也是几年来各种负面情绪累积的结果 。
关于这一心理过程 , 心理治疗师李一飞的描述是:如果把“急性应激”比喻成一颗爆竹 , 反应激烈 , 瞬间完成 , 但是‘砰’的一声会吓你一跳;那么“慢性应激”就像一支细细的香 , 反应细微 , 过程缓慢 , 但你会知道它在燃烧 , 在消耗 。
那么 , 如何在疫情下维护或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
精神卫生科医生唐劲松强调 , 要尽可能保持健康的睡眠习惯 , 适度地进行运动 , 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 另外 , 他还建议睡前少看手机 , 尽量减少媒体上疫情相关信息过载对自身产生的负面影响 。
对于如何缓解焦虑、恐慌等情绪 , 李一飞还提供了几个具体的小方法——
首先要找回“掌控感” 。 由于恐慌源于不确定感 , 因此可以多关注一些具有确定性的事物 , 比如整理、收纳等能够掌控的事情 。 此外 , 可以试试“保险箱技巧”:这是一种通过想象的方法来完成的负面情绪的处理的技术 。 当我们在完成一件事遇到负面情绪干扰时 , 可以有意识的将这些情绪“打包”收进“保险箱”封存 , 然后继续完成接下来的行为 , 这些负面情绪往往会随着行为的有效推进慢慢被消化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