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度过 XBB 高峰的地方,人群二次感染率高吗?

已经度过 XBB 高峰的地方,人群二次感染率高吗?】本文作者:hyzhou
1月11日 , WHO发表的一份风险评估报告[1]显示 , 2022年10月22日到2023年1月11日 , XBB.1.5感染病例已在38个国家中被检出 , 其中美国报告了超过80%的病例 。 WHO警告称 , XBB.1.5是目前已知的对抗体逃逸能力最强的变种 , 且有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疫情 。
但因数据样本有限 , 且大多数病例来源于同一个国家 , WHO此次风险评估报告的信任度较低 , 但仍需加强对XBB.1.5的监测及研究 。
已经度过 XBB 高峰的地方,人群二次感染率高吗?
文章图片
图源:参考文献[1]
对于这个崭新的变种 , 北京大学曹云龙在接受Nature[2]采访时说到:「目前没有毒株能与XBB.1.5抗衡 。 毫无疑问 , XBB.1.5将席卷全球 。 」
此前不到一个月间 , 被广泛讨论的新毒株就已经从「地狱犬」BQ.1.1变成了XBB、XBB.1.5 。 而从WHO最新披露来看 , XBB.1.5成为全球新的主导毒株也正逐渐成为现实 。
美国正在过峰:XBB.1.5已成最优势毒株
XBB被称为「毒王」并非徒有虚名 。 虽然同样属于Omicron亚系 , 与BQ.1不同 , XBB由BA.2分支突变进化而来 , 是BA.2.10.1和BA.2.75亚系的重组体 。 XBB最早于2022年8月在印度被识别发现 。 它并不是第一个Omicron重组体 , 但确实是目前最为活跃的重组变异株 。
曹云龙等的研究[3]显示相较于XBB.1 , XBB.1.5在其刺突蛋白上有一个Ser486Pro的突变 , 这个突变导致XBB.1.5与人ACE2受体(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门户)的结合能力显著增强 , 从而导致XBB.1.5的传播力显著增强 。 虽然目前尚未证据表明毒株与ACE2受体的结合能力与毒株的传播能力有关 , 但这一突变似乎的确增强了XBB.1.5的传播能力[2] 。
12月13日刊登在Cell在线[4]的一项关于XBB的研究显示 , 不管是针对接种疫苗还是既往感染者的免疫血清 , XBB均展现除了超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 且XBB.1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强于XBB 。
在接种4剂次mRNA疫苗的患者中 , XBB.1的免疫逃逸能力是原始毒株D614G的155倍 , 是BA.4/5的十倍以上;在BA.4/5突破性感染的患者中 , 患者血清对XBB毒株感染的保护程度相较原始毒株D614G下降了96倍 , 相较于BA.4/5下降了超25倍 。 值得重视的是一组新的血清试验 , 三针灭活+BF.7的突破感染的血清也无法有效中和XBB系列病毒[5] 。
另一项尚未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显示[6] , 新冠二价疫苗对新冠的保护作用显著强于一价疫苗 , 但XBB毒株对其仍表现出了极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
已经度过 XBB 高峰的地方,人群二次感染率高吗?
文章图片
图源:参考文献[4]
文章还提出了另一个对于XBB变种的担忧:对于BA与BA.4效果良好的单克隆抗体bebtelovimab对XBB变种无效 。 这使得对于XBB变种 , 目前暂无有效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治疗 。
不过 , WHO[7]认为 , 尽管目前XBB变种在世界各国呈逐渐流行态势 , 但XBB与「再感染」的关系尚不明确 , 且无足够证据表明XBB在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上与其他变种有明显差异 。
即使有研究表明XBB可能与再感染相关 , 但这些再感染的患者多为感染Omicron之前的其它毒株 ,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XBB会在近期感染Omicron毒株的患者中造成二次感染 。
美国CDC对于二次感染的定义为SARS-CoV-2检测呈阳性 , 且最近一次阳性检测发生在至少90天前 。 目前的研究证据认为 , 二次感染主要取决于毒株对已建立的免疫保护的逃逸能力 , 如Omicron对既往感染其它变异株(如Delta、Alpha等)的二次感染能力 , 高于Delta对既往感染Alpha的二次感染能力[8] 。
已经度过 XBB 高峰的地方,人群二次感染率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