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调好精、气、神,是养生和内修的关键( 二 )


这里还有些技术关窍 , 宗气下去了 , 不是自然就能化生元气 , 它还必须通过合适的「神之火」的温养来改变它的质地 , 才能充实元气 。 为什么强调元气?因为从修炼的角度 , 先天之气的品质是纯于后天之气的 , 它的功用更广 , 也更高级 。
三、神:元神日损 , 识神日益
「神」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别 。 「先天之神」又叫做「元神」 。 元神 , 用白话表达 , 就是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一套人体控制系统 。 「后天之神」指的是「识神」 , 它是后天的学习以及各种生活经验记存而来 , 它的作用就是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
老子《道德经》说「为学日益」 , 讲的就是如何通过「识神」的作用来增加学识 。
元神与识神的关系是:元神可自调节或主宰人的生命活动 , 识神则主要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 但如果识神过于活跃 , 就会干扰元神对人体的自调节功能 。
所以调神又有了广义跟狭义之分:狭义的调神 , 是指调节心理活动;广义的调神 , 既包括调节心理活动 , 也包括调整我们生命活动的调控系统 。 精气神三宝中 , 因元神具有主宰之能 , 所以为三宝之主 。 东方的内修强调通过收敛识神而让元神显露 , 以发挥元神的潜在作用 。 「炼神者 , 炼元神 , 非思虑欲念之神 。 」也就是重视「先天之神」的观照 。 这是一个减损识神的过程 , 有点像老子《道德经》所说的「为道日损」——减损识神的干扰 , 从而进入无为的元神主事的虚灵状态 。
四、精化气 , 气化神
从相互化生的角度 , 精化气 , 气化神 。 精充气就足 , 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 , 气虚神也就少 。 从谁统御谁的角度看 , 《青华秘文》力倡「神为主」「气为用」「精从气」 , 也就是说 , 无形统御有形 , 神能御气 , 气能御精 。
孙思邈曾指出:「精、气、神不可损也 , 损之则伤生 。 」精气神在养生学上的意义在于:精充、气足、神旺是人体健康的标志 , 精亏、气虚、神疲是疾病或衰老的状态 。 我们评定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或是疾病的顺逆 , 都是从这三方面考虑的 。 因此 , 古人称精、气、神为人身「三宝」 , 是有一定道理的 。
五、寡欲 , 寡言 , 寡思
如何保养精气神?从浅的说 , 就是做到寡欲、寡言、寡思 。
1、寡欲可以养精
中医认为:「欲多则损精」 。 纵欲不但会丢失过多的精液 , 同时也损及五脏之精 。
《类经·摄生》指出:「欲不可纵 , 纵则精竭 。 精不可竭 , 竭则真散 。 盖精能生气 , 气能生神 , 故善养生者 , 必宝其精 。 精盈则气盛 , 气盛则神全 , 神全则身健 , 身健则病少 。 神气坚强 , 老而益壮 , 皆本乎精也 。 」
2、寡言可以养气
寡言(就是少说话)和适度运动可以养气 。 中医有句话叫做「劳则气耗」 , 我们都有体会 , 当过度使用体力的时候 , 就会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的感觉 , 这就是耗气了 。 同时 , 长时间大声说话也有这种感觉 。 所以 , 体力活动要适度 , 长时间大声说话也是能减就减 。
3、寡思可以养神
我们都知道 , 思虑过度会耗神 , 这个现代人都有体会 。 那么 , 耗神的下一步是什么呢?就是耗气!因为气能化神 , 气是神的生成来源之一 。 所以 , 用脑过度一样会有体力上的疲惫感 。 我们作为一般人 , 不可能一天到晚不思考 , 但要有个度 。 寡思的前提 , 是《黄帝内经》所说的「志闲而少欲」 , 这样才可以把思想负担尽量减轻 。
六、三田精满 , 五脏气盈 , 谓之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