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那点事:没有卫生巾的古代,女子如何度过恼人的“那几天”?

在卫生巾被发明之前 , 古代的女子如何度过“那几天”呢?
虽然月经是最常见不过的女性生理现象 , 但因为我们的老祖宗们没有上过生理卫生科 , 也不太懂得生命科学之类的 , 在原始社会 , 这一“月月流血却不死”的现象经常被赖到鬼神身上去 。
每月那点事:没有卫生巾的古代,女子如何度过恼人的“那几天”?
文章图片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 , 新石器时代 , 女性的月事就经常被认为是由于魔鬼的附体 , 甚至有些部落认为会招致灾祸 , 就将月经期的女子远远的“隔离”出去 。 但对于女子本身来说 , 这些日子还是要过的 , 但那个时候没有卫生纸 , 也没有卫生巾 , 所以只能就地取材了 。
“姨妈巾”的老祖宗们
1.干草 , 树叶等
如今的女孩 , “那几天”来的时候 , 实在不舒服了可以借助药物暂时止痛 , 也可以请假赖床 , 躺在远远的被子里 。 再不济也会收到一声“多喝热水” , 原始时代的姐姐妹妹们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
虽然那几天已经很不舒服了 , 但是还要独居在外 , 身边没有家人的照顾 。 面对时不时掉落下来的血 , 他们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卫生用品 。 只能是就地取材 , 寻找一些树叶 , 干草之类的把血迹擦掉 , 然后把沾有血迹的这些东西掩埋或者烧掉 。
每月那点事:没有卫生巾的古代,女子如何度过恼人的“那几天”?
文章图片
2.草木灰
树叶和干草蹭一蹭的方法 , 虽然能解燃眉之急 , 但实在是既不卫生又容易弄伤自己 。 这种方法肯定很快就被抛弃了 。
根据《淮南万毕术》上记载的一种巫术 , 原文是:“赤布在户 , 妇人留连” , 应该是想办法让女子留在自己家中的巫术 。 至于这种巫术的具体操作方法 ,
汉东汉的许慎 , 就是写《说文解字》的那位著名东汉文学家 , 他对这种巫术做了这样的注解:“取妇人月事布 , 七月七日烧为灰 , 置楣上 , 即不复去 , 勿令妇人知 。 ”就是要把女子的月经烧成灰 , 放在楣上 , 还得不让那女子知道 。
每月那点事:没有卫生巾的古代,女子如何度过恼人的“那几天”?】而月事布当中的填充物 , 一般认为是“草木灰” 。 草木灰其实就是指一些干草或者木头之类的植物燃烧残余灰烬 , 这些灰烬具有吸水的强劲功效 , 而且烧的时候也杀死了一些寄生虫和其他对身体有害的细菌 , 会成为填充月事布的不二之选 。
每月那点事:没有卫生巾的古代,女子如何度过恼人的“那几天”?
文章图片
不过还是在东汉 , 有个叫蔡伦的宦官发明了造纸术 。 估计当时很多有钱人家的小姐也开始使用纸了 。 但这种纸的吸水性和舒适性是不是比草木灰好就不得而知了 。
3.棉花
在接下来的历史长河里 , 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用品 , 那就是棉花 。
不过相对于草木灰来说 , 棉花的成本比较高 , 用过一次之后又不能重复使用 。 所以估计也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用得起 。
每月那点事:没有卫生巾的古代,女子如何度过恼人的“那几天”?
文章图片
4.布
其实布作为经期用品也曾经出现过很长的一段时间 。 上世纪30年代左右出生的女性估计很多人都用过 。 就是用很长很长的一条布 , 大部分是塞进月经带里使用 。
虽然比起草木灰来 , 布的成本也很高 , 但好处是可以清洗和复用 。 而且过去基本都是棉布 , 总的来说 , 舒适度应该也是不错的 。
当然 , 也有白富美直接用丝绸的 , 这可不是一般人家能想象的 。
每月那点事:没有卫生巾的古代,女子如何度过恼人的“那几天”?
文章图片
再后来 , 才出现了卫生纸和卫生巾 。 而作为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干草树叶 , 草木灰 , 棉花 , 草纸 , 布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算是“姨妈巾”的老祖宗们了 。 而这些东西也没有办法上街上去购买 , 基本上都是母亲教给女儿 , 一辈一辈的这么教下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