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手术引发关注,瑞金医院医学专家对异种移植作出解读——新手术带来曙光,技术和伦理层面多重难题待解( 二 )


“猪的心脏和人类心脏的大小是接近的,但从物种起源角度来说,它和人类相差较远,因而人畜共患的疾病也比较少。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可以将猪的基因表达剪切掉,将人的基因转移到猪的心脏中。这样,猪的心脏移植入人体之后,排异反应就会减少。”赵强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一次空穴来风的“改造”猪心计划。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此前,科学家团队已尝试将猪的心脏移植到50只狒狒体内进行实验,以研究免疫抑制、低血压、血液凝固受阻等术后反应的应对方法。而在猪心脏移植前,去年10月,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将基因修改后的猪肾脏移植到了一位肾功能不全的脑死亡患者的大腿上,虽然体外观察实验只持续了三天,但没有出现排异反应。
赵强还谈到,由于猪可以快速繁殖,所以医生选择猪作为一种供体的异种来源还是比较合适的。
追逐“完美供体”,“人造心脏”已在研究中
那么,猪心脏移植入人体是否意味着异种移植获得成功?当前其他移植器官短缺问题是否也能由此找到突破口?
目前,这场心脏移植手术结束还不到一周,后续患者是否会产生排斥反应、移植的心脏是否能长期正常“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密切观察。因此,这项技术距离在临床上推广或许还有一段路要走。
赵强表示,一旦这个技术成功,对心脏移植、肾脏移植、肝脏移植,都能带来新的曙光,解决供体短缺的问题。但是,异种移植仍然存在技术、伦理等层面的多重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比如,排异反应是否比同种移植更多?猪的组织移植到人体后,是否会与人体免疫系统形成嵌合体,是否会遗传给后代,或对人类的进化造成不良影响?伦理上来说,猪心脏的受者怎样自我认同?社会对他如何看待?这些问题都需要持续关注。
异种器官移植在美国也没有“放开”。这名患者能用到这项实验性疗法,依据的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同情使用”条款,即当患者面临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医疗状况,且仅有实验性疗法这一种选择的时候,就适用这项条款。该患者是在新年前夕拿到FDA的特别许可,才有机会接受移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移植后的前48小时,也称“超急性排斥期”,器官可能发生缺血或坏死。目前来看,这名患者已安全度过这48小时,但他依然用ECMO维持着心肺功能,以护航“迁居”新环境的这颗猪心,医疗团队计划让这名患者慢慢脱离ECMO。在此期间,医生们给患者开了抗排斥药物,其中有实验性药物,也有传统药物。
“移植技术发展的顶峰,以心脏移植为例,还是用患者自身的细胞通过实验室培养制造出一个人造的、有血有肉的心脏。这样的心脏,从伦理上、理论上、技术上来说都是完美的供体。从基因组学和免疫技术上来说,我国紧跟国际前沿,也在不懈探索。”赵强说。(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