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景山 国医大师(1934-) 吕景山|国医大师吕景山:治过敏性疾病经验


▲吕景山 国医大师(1934-) 吕景山|国医大师吕景山:治过敏性疾病经验
文章图片

▲吕景山 国医大师(1934-) 吕景山|国医大师吕景山:治过敏性疾病经验
文章图片
▲吕景山国医大师(1934-)
吕景山 , 第二届国医大师 , 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主任医师 。 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已达半个世纪 , 精研“对药” , 创用“对穴”和“同步行针法” 。 临证倡导辨证论治 , 针药并举 。 吕景山临证时辨病辨证施治 , 常常以过敏煎为主方 , 随症加减 , 屡获良效 。 现结合吕景山临证验案 , 将吕景山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
过敏性疾病 , 病因繁多且错综复杂 , 主要与患者体质及生活环境关系密切 。 过敏体质的人 , 往往是承自父母亲 , 另一方面与饮食、压力过重导致抵抗力变差、免疫功能不足有关 。 过敏体质的人主要出现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细支气管气喘及过敏性皮肤炎等症状 。 一般是将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和得过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发病原因的人 , 称之为“过敏性体质” 。 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可发生各种不同的过敏反应及过敏性疾病 , 如有的患湿疹、荨麻疹 , 有的患过敏性哮喘 , 有的则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 , 可发生药物性皮炎 , 甚至剥脱性皮炎 。

▲吕景山 国医大师(1934-) 吕景山|国医大师吕景山:治过敏性疾病经验
文章图片
●荨麻疹
王某某 , 男 , 时年38岁 , 2011年7月30日初诊 。 全身起风团、皮肤瘙痒 , 反复发作已半年余 。 经某医院诊为荨麻疹 , 服用息斯敏皮疹消退 , 然每遇冷即发 。 5天前 , 患者因受凉后 , 腹部出现局限性淡红色风团 , 时隐时现 , 消退后不留痕迹 , 瘙痒难忍 , 继而蔓延至全身 , 持续数小时后自行消退 。 每日发作数次 , 入夜症状加重 , 自服息斯敏后皮疹消退 , 停药后复发而来诊 。 查患者全身遍布淡红色、局限性、水肿性斑块 , 无指压性凹陷 , 边缘不清 , 尤以腹部较重 , 皮肤划痕呈阳性反应 。 舌质黯、苔白、舌下静脉迂曲 。 证属表虚受风 , 阴虚血燥 。
药用:炒芥穗、炒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紫草、浮萍、丹皮、蝉蜕、蛇蜕各10g , 丹参30g , 水牛角15g , 生甘草6g 。 7剂 , 每日1剂 , 水煎分早晚温服 。
8月6日二诊:服药后诸症减轻 , 皮疹消退70% , 原方加白茅根15g , 继服7剂后皮疹消退 。
按:吕景山认为 , 荨麻疹多为机体营卫虚疏 , 外感风热或风寒之邪 , 郁于肌表 , 毛窍闭塞 , 不得宣泄 , 化热伤及阴血而发为疹 。 过敏煎有收有散 , 有补有泄 , 有升有降 , 寒热共济 , 阴阳并调以抗过敏 。 动物实验表明 , 过敏煎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对皮肤过敏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吕景山 国医大师(1934-) 吕景山|国医大师吕景山:治过敏性疾病经验
文章图片
▲防风
方中炒芥穗入血分 , 清散血分郁热 , 引邪外透;炒防风入气分 , 为祛风之圣药 , 散风以止痒;浮萍味辛气寒 , 体轻气浮 , 偏走气分 , 善清气分邪毒 , 可散风祛邪 , 透疹利尿;紫草气味苦寒 , 色紫 , 专入血分 , 长于清血分热毒 , 可清热凉血 , 解毒化斑;蝉蜕味甘性寒 , 轻清升散 , 疏散风热 , 清热透疹;蛇蜕味甘咸平 , 祛风止痒 , 解毒清热;丹皮长于凉血散瘀 , 清透阴分伏火;丹参善于活血化瘀 , 祛瘀生新;乌梅、五味子敛肺固肾 , 滋阴润燥;银柴胡清热凉血 , 退虚热;水牛角功专清热 , 凉血解毒;生甘草泻火解毒 , 缓和药性 。 诸药同用 , 共奏祛风止痒 , 清热凉血 , 滋阴润燥之功 。 药证合拍 , 故能临证建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