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后长时间卧床,31岁女子遭遇凶险肺栓塞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6日讯(采访人员武叶通讯员张全录)女士“阳康”后又卧床休息数日 , 不料双腿肿胀不能活动 , 检查发现下肢静脉发生血栓 , 且部分血栓随血流入肺 , 形成轻度肺栓塞 。 医生紧急采用血管介入 , 才将惹祸的血栓取出 。
担心身体没有完全康复 , 31岁的小杨“阳康”后又卧床休息数日 , 不料出现下肢肿痛 , 不能行走 。 1月13日 , 家人将小杨送到武汉市肺科医院就诊 , 功能检查科医生任娟娟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杨双下肢进行检查发现 , 其双下肢发生静脉血栓 , 且静脉血栓已从双下肢肌间静脉、腓静脉、胫后静脉延伸至腘静脉 , 部分血栓甚至已经入肺 。
“阳康”后长时间卧床,31岁女子遭遇凶险肺栓塞
文章图片
任娟娟医生工作中 。
血管介入室医生李晟介绍 , 下肢形成的血栓如同漂浮在河面上的冰凌 , 随血流进入肺动脉 , 危险就在此刻悄然发生 。 由于肺动脉血压低 , 血液在这里如小溪缓流 , 血栓容易“搁浅”堵塞肺动脉 , 形成肺栓塞 , 严重时危及生命 。 在小杨明确诊断后 , 医护人员立即通过血管介入技术 , 将患者血管内的血栓一一清除 , 恢复血管畅通 , 解除肺栓塞警报 。
“阳康”后长时间卧床,31岁女子遭遇凶险肺栓塞
文章图片
李晟等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血管介入治疗 。
“阳康”后长时间卧床,31岁女子遭遇凶险肺栓塞】武汉市肺科医院功能检查科主任彭军介绍 ,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 。 相关文献显示 , 新冠病毒感染可直接、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 , 加之小杨长时间卧床休息 , 血液流动减缓、血液黏稠 , 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
专家提醒 , 长期卧床者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压痛、浅静脉曲张时 , 及时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 。 慢性期的深静脉血栓以抗凝治疗为主 , 急性期的深静脉血栓应在抗凝基础上采用介入下吸栓或置管溶栓治疗 , 防止肺栓塞 。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内容 , 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