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附二医心脏团队跻身全国第一阵营 且看温州版“修心炼成记”

心内科|附二医心脏团队跻身全国第一阵营 且看温州版“修心炼成记”
文章插图
吴连拼(中)、赵琦峰(右二)团队在进行微创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附二医是浙江省第二家完成此手术的医院。
温州网讯 对于不少温州人来说,北上广等大城市一直是求医的首选地。但在温州,有一家医院的某个中心,凭借实力跻身全国第一阵营,让北上广的患者来温州诊疗。
它亮眼的成绩如下:于2020年12月开展的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是浙南区域第一家医院;2021年12月完成经皮二尖瓣修复手术,是浙江省第二家开展该手术的医院;2021年12月开展的的微创“瓣中瓣”手术,是浙江省第二例……
它就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以下简称“附二医”)心脏中心。近日,采访人员实地寻找温州版“修心炼成记”背后的奥秘。□晚报采访人员 胡海珍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奥秘一
心脏“一站式”诊疗
瓣膜被喻为心脏里两房(左右心房)两室(左右心室)的大门,如果这扇大门“生锈”了,就容易引起心衰。
龙湾68岁陈老伯在8年前通过开胸手术,做过一次心脏换瓣手术。随着生物瓣的老化,他的“心尖尖”(二尖瓣)上的大门又一次“生锈”了。近日,附二医心脏团队为他实施了微创介入“瓣中瓣”手术,为他再次打开“心门”。
附二医副院长、心脏中心负责人吴连拼介绍,传统开胸手术对于部分高龄、心脏功能差的患者来说,易在手术中发生意外。此次手术,不需要开胸,只在患者右胸上打一个直径为2厘米的洞,然后在患者的“心尖尖”上打个洞,精准地将生物瓣放置在病变处,最后顺利完成“心门”更换手术。
“手术的难点在于要精准”,吴连拼介绍,由于二尖瓣结构复杂,不允许出现任何失误,要求定位键不能偏差1毫米,可谓是“在心尖上的舞蹈”。这例手术也是浙江省第二例手术。“要保证打洞时不出血、不撕裂”,心胸外科主任医师赵琦峰介绍,心脏血管丰富,这需要术者胆大心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以前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患者,基本上都放弃了心脏换瓣手术”,吴连拼介绍,此项手术不仅标志着温州心脏介入瓣膜技术水平已处于全国前列,还为更多高龄、高危患者提供了风险小、恢复快的治疗方式。对原发的瓣膜病变,该中心曾进行了相关诊疗,成为浙南区域首家开展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单位,也是浙江省第二家开展经皮二尖瓣修复手术的单位。
2020年5月,附二医成立心脏中心,打通了内外科,整合心内科、心胸外科、心脏监护室、科研团队、麻醉团队等,给心脏病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同时也让医院进入发展“快车道”。
奥秘二
“大咖”各显神通
A.从“大路”到“羊肠小道”
去年,心内科科室主任官学强利用“逆向技术”,为一名90岁的高龄冠脉慢性闭塞患者成功完成支架植入。
何谓“逆向技术”?官学强介绍,针对治疗冠脉闭塞的介入手术,通常是导丝从“大路”——血管闭塞段入口,正向进入并通过病变,植入支架后开通血管。但遇到闭塞段病变比较复杂,导丝无法正向通过时,术者就要绕道“羊肠小道”:利用侧支循环的微细血管,让导丝逆向通过闭塞段病变,从而开通血管,完成支架植入。“逆向技术”是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一项标志性的技术,附二医心脏中心是省内开展这一技术最早且手术数量最多的单位之一。
“慢性冠脉闭塞病变是冠脉介入治疗的难点,在我们接收的这类患者中,高危复杂或者在外院手术失败要求再次手术的占了半数以上”,官学强介绍,目前中心已成为温州、丽水、台州等地区的冠脉介入诊治中心之一,指导温州周边多家医院建立了导管室,并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