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奥密克戎,我国已建立特异性核酸检测方法

近日 , 多地报告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 , 引发广泛关注 。 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 , 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就有关问题作了最新解答: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发现和流行情况
针对奥密克戎,我国已建立特异性核酸检测方法】2021年11月9日 , 南非首次从病例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变异株 。 11月26日 ,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 。 全球新冠病毒数据库GISAID显示 , 截至2022年1月17日 , 118个国家提交了奥密克戎病毒基因组序列374314条 。 目前 , 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全球优势流行株 。
奥密克戎变异株最早于2021年11月27日输入我国香港 , 12月9日首次输入我国内地 。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
多国流行病学数据提示 , 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能力较其他变异株有所增强 。 世界卫生组织于2021年12月23日关于奥密克戎的简报显示 , 其家庭续发率为15.8% , 高于德尔塔的10.3% 。 英国卫生安全局数据显示 , 2021年12月19日至20日 , 伦敦90%和英格兰76%的新冠肺炎病例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 。 美国疾控中心网站数据显示 , 在2021年12月26日至2022年1月1日的一周内 , 美国本土95.4%的新冠肺炎病例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 。
针对奥密克戎,我国已建立特异性核酸检测方法
文章图片
1月15日 , 在天津西青区大寺镇疫情管控区内 , 一位市民正在进行核酸检测 。 中新社采访人员佟郁摄
现有疫苗对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效果
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 , 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现有疫苗并未完全出现免疫逃逸;现有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仍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 但对其预防感染的能力有所下降;未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率和死亡率的上升 , 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 , 现有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仍有效果 。
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现有核酸检测试剂的影响
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基因组分析显示 , 其突变位点不位于我国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公布的核酸检测试剂引物和探针靶标区域 , 不影响我国主流核酸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有关国家和地区采取的措施
鉴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全球的快速流行趋势 , 近期美国、英国、俄罗斯和欧盟等均建议民众加强日常卫生防护(洗手、戴口罩和安全社交距离) , 卫生部门加强疾病监测、疫苗接种 , 尤其是为一线医护人员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 。
针对奥密克戎,我国已建立特异性核酸检测方法
文章图片
1月15日 , 天津市河东区蓝山园工作人员在区样装瓶 。 中新社发金立冬摄图片来源:CNSphoto
我国的应对措施
我国“外防输入 , 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 , 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仍然有效 。 中国疾控中心已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建立了特异性核酸检测方法 , 并持续针对可能的输入病例及关联的本土病例开展病毒基因组监测 , 有利于及时发现可能输入或关联本土的奥密克戎变异株 。
世界卫生组织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各国加强新冠肺炎病毒的监测、报告与研究工作 , 采取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阻断病毒传播 。 建议个人在公共场所至少保持1米距离、佩戴口罩、开窗通风、保持手清洁、对着肘部或纸巾咳嗽或打喷嚏、接种疫苗等 , 同时避免去通风不良或拥挤的地方 。 目前 , 所有变异株都可能导致重症或死亡 。 因此 , 预防病毒传播始终是关键 , 新冠病毒疫苗对减少重症和死亡仍然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