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消化病学专家建议:尽早根除幽门螺杆菌 预防胃癌发生

1月15日至16日 , 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疾病研究中心主办的“CASG中华消化病学年度讲坛”在京举行 , 会上发布了《国VI幽门螺杆菌共识》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周丽雅针对幽门螺杆菌相关问题以及共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周丽雅表示 ,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 。 幽门螺杆菌的毒素和有毒性作用的酶以及幽门螺杆菌诱导的黏膜炎症反应均能造成胃黏膜屏障的损伤 。 它与胃癌、胃淋巴瘤、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包括萎缩、肠化和上皮内瘤变)、消化不良症状等众多疾病有关 。
【医疗|消化病学专家建议:尽早根除幽门螺杆菌 预防胃癌发生】“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粪口传播 , 由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导致了发病率高的现状 。 全球接近一半的胃癌患者在我国 。 ”周丽雅说 。 她表示 , 大部分胃癌发现时就为中晚期 , 即使花费很多资源 , 预后常常难以令人满意 。 因此除了要早期发现 , 针对胃癌危险因素的预防处理 , 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 尽早根除幽门螺杆菌 , 对于有效预防胃癌发生非常有效 , 更有利于改善预后 , 节省医疗资源 。
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方面 , 针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耐药性问题 , 周丽雅表示 , 群体广泛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 的确可能会带来抗生素耐药、菌群失调、变态反应性疾病增多等继发问题 。 但是随着近些年相关研究的结果显示 , 杀菌带来的抗生素耐药和菌群失调常常是短期的 。 我们机体有很强的恢复能力 , 随着时间延长 , 耐药性和肠道菌群大多逐渐恢复 。 相反 ,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带来的获利明确 , 获益远远大于风险 。
针对会上发布的《国VI幽门螺杆菌共识》 , 周丽雅表示 , 本次共识意见较之前的版本做了如下延续和更新:根除指征、诊断、胃癌、微生态四个部分依然按照专家共识方式制定;根除治疗部分按照更加严格的指南部分进行制定;邀请了药理学、临床流行病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参与;广泛的文献查询 , 参考其他国家相关共识意见 , 结合我国特点 , 对之前的内容进行了更新和修订 。
最后 , 周丽雅表示 , 根除幽门螺杆菌是一项艰巨漫长的任务 。 除了提倡公筷公勺等健康饮食习惯 , 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和筛查投入是关键的举措 。 作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组长 , 周丽雅提出 , 未来在幽门螺杆菌学组的工作中 , 将寻求更广泛的合作 , 致力于开展高质量的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 , 加快我国自主研究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