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每天早晨都在和被窝“作斗争”?给你一个赖床的正经理由

严寒冬季,最痛苦的莫过于早晨起床,暖和的被窝真的不想起床,尤其是在周末时,恨不得一觉睡到中午才起床。经过研究表明,人们的起床效率跟气温直接相关,特别是冬季湿冷地区的人群更不愿意起床,这到底是为什么。
脑供血不足|每天早晨都在和被窝“作斗争”?给你一个赖床的正经理由
文章插图
为什么冬季不愿意起床?1、大脑发出寒冷的警告
研究表明,果蝇的舒适温度是25℃,所处的温度低于25℃时,大脑中神经细胞异常活跃,持续为大脑发出寒冷的信号,使得果蝇造成活动量减少。果蝇大脑中发现的机制包含神经组织结构,可能也适应于人群。
2、昼短夜长
白天阳光充足时,大脑中松果体释放的褪黑激素少,使得人们变得更加清醒。到了晚间光照减弱,松果体可产生大量褪黑激素,使得人们快速进入睡眠状态。由于冬天日照时间短,褪黑素分泌量又增加,进而影响人们的生物钟。
3、起床气的原因
起床气在医学上称为睡眠惯性,也就是刚刚睡醒后认知能力缺失,感知以及运动能力下降,警觉性也比较差。睡觉过程中因为受到温度和噪音影响,更容易出现起床气;同时冬季季节因素而使得情绪失调,人们易出现疲惫和焦虑,从而降低睡眠质量。
赖床时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醒来后仍然赖床,身体由抑制状态转化为兴奋状态,伸伸懒腰,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心脏泵入氧气,肌肉紧张都得到缓解,关节也充分舒张。早晨6点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时间段,因为经过一晚上的睡眠,血液循环速度减慢,低温干燥状态下体内的水分跟随着呼吸和汗液流失,因此早晨醒来后血液黏度高。醒来后立即起床穿衣,身体没有适应的时间,氧气也没有立即运输给大脑,容易造成脑供血不足,从而造成头晕眼花,严重时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早晨应适当地赖床,给心脏适应的过程,防止心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每天早晨都在和被窝“作斗争”?给你一个赖床的正经理由
文章插图
如何科学赖床?大多数人醒来后就直接玩手机,看未读的消息或刷小视频,但这样会影响造成的情绪。不妨醒来后伸一伸懒腰,伸展时以最大限度吸气,放松时保持全身心松弛,尽量最大限度呼气,这样能让身体快速清醒;也可以适当地扭扭身体,扭身动作能让腰背部肌肉和颈部肌肉得到放松,缓解颈背部和腰腿部僵硬;年轻人也可以尝试着滚动翻身,这样能让全身肌肉筋骨得到放松,使得各部位肌肉平衡恢复,不过翻身时用力不能太猛。
脑供血不足|每天早晨都在和被窝“作斗争”?给你一个赖床的正经理由
文章插图
脑供血不足|每天早晨都在和被窝“作斗争”?给你一个赖床的正经理由】温馨提示
由此可见,适当的赖床有益于身体健康,不过赖床约15~30分钟左右就行,赖床时间太长可能会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同时也会影响消化道功能。特别是早晨有尿意时不能赖床,以免损害肾脏和膀胱,甚至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早晨醒来后做做伸展运动,然后缓慢起床拉开窗帘,使得阳光照射进来,最后吃营养丰富的早餐。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