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病毒后,血栓风险会增加吗,如何预防呢?

华子所在的医院 , 新冠病毒感染已经度过了高峰期 , 现在呼吸科的患者量在逐渐下降 , 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逐渐增多 , 有很多是脑梗塞、心肌梗塞的患者 , 还有几例肺栓塞的患者 。
有很多医生也在反映 , 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容易出现血栓相关的并发症 。 即使轻症也会有血栓风险 , 而重症患者的血栓风险还会更大一些 。
感染新冠病毒后,血栓风险会增加吗,如何预防呢?
文章图片
一、感染新冠病毒为什么会增加血栓风险
目前为止 , 感染新冠病毒后增加血栓风险的机制尚未明确 , 可能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细胞因子风暴、补体激活、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高铁蛋白血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激活等多种因素相关 。
而且寒冷的冬季本身就是血栓性疾病易发的季节 , 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老年人群在感染病毒后可能会更加严重 , 需要住院或是在家里卧床养病 , 而长时间缺乏运动 , 也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高风险因素 。
感染新冠病毒后,血栓风险会增加吗,如何预防呢?
文章图片
二、如何预防血栓的发生
1、要及时补充水分:及时补充水分可以稀释血液 , 缓解高凝状态 。 尤其是在病后身体容易冒虚汗的老年人 , 水分损失过快 , 而老年人对口渴的感觉不明显 , 当感觉到口渴时再喝水 , 身体就已经处于缺水的状态了 。
喝水时不要一次性喝太多 , 避免增加循环系统负担 , 建议定时饮食 , 小口慢饮 , 每天饮用2000ml左右就可以了 。 不过如果有大量出汗或是呕吐的情况 , 就要适当多喝一些水 , 并且在水中少加一点盐 , 补充电解质 。
感染新冠病毒后,血栓风险会增加吗,如何预防呢?
文章图片
2、不要随意停药:很多人跟华子说 , 在生病之后担心吃抗病毒的药物与自己原先的药物出现相互作用 , 就暂停了治疗基础疾病的药物 。 其实在感染新冠病毒的时候 , 更要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 , 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 , 才能应对病毒的侵袭 。
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 , 以及华法林、立伐沙班、达比加群等抗凝药物的人 , 也不建议自行停药 。 抗病毒以及缓解病毒感染症状的药物 , 与这些药物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相互作用 , 但总体来说影响不大 , 坚持服药比停药的获益会更大一些 。
感染新冠病毒后,血栓风险会增加吗,如何预防呢?
文章图片
3、可以适当活动:很多人在“阳康”之后担心出现暴发性心肌炎 , 不敢运动 , 一直在家里静养 。 但完全不动会增加血栓的风险 , 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
病毒侵犯心肌细胞后 , 在剧烈运动或是过度劳累时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 , 有一定的危险 , 但是日常活动没有问题 。 病情不严重的 , 可以走动一下 , 比如出去买些菜 , 做个简单的饭 , 不要劳累就好 。
病情严重需要卧床的人 , 也可以在床上活动 , 比如翻个身 , 伸个懒腰 , 抬下腿 , 勾动脚趾等 , 就可以有效预防静脉血栓了 。
感染新冠病毒后,血栓风险会增加吗,如何预防呢?
文章图片
4、发现血栓及时治疗:突然出现单侧肢体活动无力 , 伸舌偏向一侧 , 说话含糊不清时 , 要提防脑梗塞 。 突然出现胸闷、胸痛、气短 , 或是没有原因的胃痛、肩痛、背痛、胳膊痛、下颌痛、牙痛等躯体疼痛时 , 要提防心肌梗死 。
突然出现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时 , 要提防肺栓塞 。 如果出现上述的情况 , 要立即拨打“120” , 及时就医溶栓 , 可以把伤害降至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