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保障“菜篮子”,基地采收忙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福清:保障“菜篮子”,基地采收忙
文章图片
福清市民到大棚采摘新鲜蔬菜瓜果 。
福清:保障“菜篮子”,基地采收忙
文章图片
采购商谢伏利(左)对蔬菜质量很满意 。
大棚里长满绿油油的辣椒、红通通的番茄;大棚外成片的花菜已快成熟 , 等待工人们的采收……16日 , 采访人员走进位于福清市江镜镇的星源农牧基地 , 看到这里为春节“菜篮子”备货的场景热火朝天 。
“早上5点多 , 天还没亮 , 我们就开始忙了 , 一直到晚上8点左右 。 上午采摘 , 下午打包 , 晚上就发货 。 ”基地管理人员温威风告诉采访人员 , 每年11月过后 , 就到了基地忙碌的季节 , 特别是春节之前这几天最忙 , 一是因为需要备足货源 , 保障民生“菜篮子”;二是因为工人们快要放假了 , 得提前把成熟的蔬菜全部采收完毕 。
创立于2016年的星源农牧基地 , 蔬菜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 , 其中大棚种植面积约1000亩 , 是福清市连片规模较大、设施大棚标准化配套水平较高的蔬菜生产基地 。 “我们主要种植尖椒、螺丝椒、花菜、西蓝花、西红柿等蔬菜 。 ”常年忙碌在大棚里的温威风 , 对眼前一片片蔬菜的种植规模、产量等情况如数家珍 , “尖椒300多亩 , 今年亩产量约17000斤;螺丝椒300多亩 , 亩产量约14000斤……”
福清:保障“菜篮子”,基地采收忙】“来了?快看看菜吧!”说着 , 温威风的眼前走来一位“老熟人” 。 他是从宁德来的蔬菜收购商谢伏利 , 不但在宁德开了一家蔬菜批发部 , 还向省外发货 。 自从星源农牧基地创立以后 , 谢伏利就一直来这里收购蔬菜 。 “我们合作了很多年 , 这里的蔬菜品质好 , 货源也很有保障 。 ”在蔬菜包装间 , 谢伏利一边介绍 , 一边抓起一把刚刚采收的红辣椒查看质量 , “满意 , 品质一如既往” 。
凭借优良的蔬菜品质 , 星源农牧基地的蔬菜在全国许多大城市打出名气 , 这里出产的蔬菜除了销往本地 , 还销往上海、北京、西安、武汉等大城市 , 每天发货量达几十吨 。 采访人员在基地内部的停车区域看到 , 几辆陕西、浙江牌照的大货车已经排好队 , 等待晚上装车 。
蔬菜的好品质 , 离不开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助力 。 温威风介绍 , 大棚里装有自动化的农田和气象监测装置 , 管理员可通过电脑远程智能调控棚内的光照、温度和湿度 , 创造最适合蔬菜生长的环境 , 保障蔬菜能在不同天气状态下 , 天天“茁壮成长” 。
近段时间 , 为了保障春节“菜篮子” , 基地里的工人们每天都加班加点忙碌 。 除了长期在本地聘请近200名村民 , 基地还招来了20余名外地员工 , 为春节蔬菜保供加油冲刺 。 45岁的佟金杰来自内蒙古 , 正当壮年的他 , 在这里干得如鱼得水 。 “去年 , 家里的秋收结束后 , 在朋友的介绍下 , 我就来基地‘打零工’ 。 ”佟金杰说 , 自己在这里每月收入六七千元 , 而且工作氛围很好 , 大家相处融洽 , 他很满意 , “看到基地丰收 , 我们虽然忙一点 , 但心里很高兴” 。
随着星源农牧基地的名声越来越响 , 有的市民专门驱车来到大棚里采摘新鲜蔬菜 。 采访人员在采访时 , 就遇到了前来采摘的福清市民叶桂芳和她的几位好友 。 “趁着朋友们都有空 , 约着一起来基地采摘茄子、西红柿等新鲜蔬菜 , 做好春节储备 。 ”叶桂芳微笑着说 , “我是第一次来这里 , 感觉蔬菜品质很好 , 采摘更有乐趣 。 ”
采访人员离开基地时 , 天色渐暗 , 工人们开始把采收的蔬菜挑拣、分类、装箱、打包 , 准备晚上发货 。 不久之后 , 这里的新鲜蔬菜就将走进千家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