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患高血压20多年,一直很稳定,是怎么做到的?方法值得借鉴( 二 )


那么血压高到多少就会脑出血呢?其实这没有个标准答案 , 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态都是不一样的 , 血管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 。
有的人平时血压正常 , 但某天突然升到150/100就因脑出血住院了 。 而有的患者平时血压略高 , 但偶尔飙升到220/110可能都没事 。

虽然没有具体标准 , 但临床上 , 血压可以分为三级 。
1.一级高血压
高压在140~160mmHg之间 , 低压在90~100mmHg之间 。
大多数情况下 , 通过调整日常生活可以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 但若无法有效控制 , 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
2.二级高血压
高压在160~180mmHg之间 , 低压在100~110mmHg之间 。
需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治疗 , 以防止高血压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
3.三级高血压
高压在160~180mmHg之间 , 低压在100~110mmHg之间 。
需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治疗 , 以防止高血压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

需要注意的是 , 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 , 一旦被确诊为二级高血压 , 危险性就相对较高 , 尤其是当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疾病史的情况下 , 需要更加警惕 。
此外 , 正如气球充气过量可能爆炸一样 , 我们的血压也存在所谓的“极限” 。 一般而言 , 人的血压最高可达到250/140mmHg(个别情况下可能更高) , 此时可能发生脑出血、高血压脑病、急性心梗等心脑血管急症 , 必须立即就医 。

三、高血压20多年 , 钟院士经验值得深思
高血压其实没那么可怕 , 危害是可以控制的 。 我们所熟知的钟南山院士也是位高血压患者 , 高血压史有20多年 , 还有家族遗传史 。 但如今80多岁的他 , 身体状态比许多60岁的老人还好 。 这6个经验值得学习 。
1.坚持吃药——一坚持就是20多年
在确诊患有高血压后 , 按时按量地服用药物是控制高血压非常关键的一步 。 即便是如钟南山院士这样的专业人士 , 在面对高血压时也坚持了20多年的药物治疗 。

2.早期干预——早发现、早治疗
在接受采访时 , 钟南山院士强调了对高血压的早期干预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 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 , 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对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
通过长期坚持这些措施 , 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 还有助于减少或推迟患者对降压药物的依赖 。
3.坚持运动——锻炼像吃饭一样重要
我们常说“运动是最好的保健品” , 而钟院士对待运动的态度是:锻炼就像吃饭一样 , 是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4.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热量
在接受采访时 , 钟南山特别强调了两个饮食问题:
①中医强调:“饮食劳倦则伤脾 。 ” 因此日常饮食不宜过饱 。
②要减少油、盐、糖的摄入 。
综合来看 , 钟南山院士主张低盐、低脂、低热量的原则 , 并注重合理搭配饮食结构 , 多食用蔬菜水果 。

5.充足睡眠——从不熬夜、坚持午睡
尽管工作繁忙 , 钟南山仍保持着有规律的生活 。 他通常在晚上11:30就寝 , 早上7:00起床 。 中午会再休息半小时 , 以确保每天能够获得充足的8小时睡眠 。
对于晚上如何使自己的心情平静 , 从而安心入睡 , 钟南山提到 , 如果太累了就不做功课 , 看看报纸或者观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 , 但一般都是在10:30之后 。
另外 , 他强调 , 午觉就像是一个很重要的加油站 。 每天都会午休半小时 , 可以让下午的工作更有精力 。

6.学会减压——压力大时多做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