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状血管瘤|一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陷阱( 二 )


患者术后恢复很快,没有新出现的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大约术后1周出院。从这个病例来讲,最需要注意的点就是在切除了第一个病灶之后,需要根据术前MR定位进行判断,确认其是否为目标病灶;进而对脑桥背侧,即髓纹上方进行探查。如果将其认为就是目标病灶,而不进行相应的探查,则很可能造成对目标病灶的遗漏。
最后,让我们看看在SWI(磁敏感成像)序列上第一个病灶的位置,以及其他微小病灶究竟有多少(无需处理,随诊即可,过度处理可能造成额外损伤)。

海绵状血管瘤|一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陷阱
文章插图

图8 箭头所示即为第一个被切掉的病灶。 其他星星点点还有不少微小病灶,暂时无需处理。

海绵状血管瘤|一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陷阱
文章插图

海绵状血管瘤|一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陷阱】 图9 幕上双侧大脑半球有很多微小病灶。暂时无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