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科普·热点问答|新冠肺炎治疗中,激素到底如何用?药学专家详解

防疫科普·热点问答|新冠肺炎治疗中,激素到底如何用?药学专家详解
文章图片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 主要发挥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作用 。 临床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新冠肺炎始终保持谨慎态度 。 不仅是患者 , 甚至部分临床医生对糖皮质激素也有许多困惑 。 全军临床药学研究专业分委会副主委、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王卓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兰芬分析新冠肺炎治疗中如何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 。
2023年1月5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和2023年1月11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和服务指南(第一版)》均推荐对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给予小剂量、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 。 无进展为重型和危重型高危因素的轻症患者一般不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 。 对于有进展为重型和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患者 , 评估无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证后 , 可在疾病加快进展的早期应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 。 对于新冠肺炎患者来说 , 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肺部的炎症风暴及肺泡渗出 , 改善缺氧及呼吸困难 , 有效降低新冠重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
注意用药时机、剂量和疗程
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新冠肺炎有严格的限制条件 。 特别要注意其用药时机、剂量和疗程 。
对氧合指标进行性恶化、影像学进展迅速、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状态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 , 推荐酌情短期(≤10天)使用糖皮质激素 。 建议地塞米松5mg/天或甲泼尼龙40mg/天 。 仅有发热、咳嗽、鼻塞、咽痛、呼吸困难症状 , 但未缺氧的轻中度患者 , 不建议以糖皮质激素治疗 , 更不应该把其当作普通的退烧药、消炎药来使用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和服务指南(第一版)》指出 , 有基础疾病与高龄等高危因素的新冠肺炎初期患者 , 或者需要氧疗的中型患者 , 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 。 推荐地塞米松(0.75mg/片)或泼尼松(5mg/片) , 每天4-6片 。 治疗72小时后 , 症状显著缓解者可减量为每天2-3片 , 再治疗3-5天;症状未缓解者应转诊至上级医院 。
不同糖皮质激素品种间根据抗炎作用强弱 , 在常用品种间可做等剂量换算 , 例如 , 地塞米松0.75mg=泼尼松5mg=甲泼尼龙4mg=氢化可的松20mg 。
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
对新冠肺炎患者 , 糖皮质激素同时发挥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 治疗过程中还难免发生不良反应 , 是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 。 小剂量、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糖、高血压、消化道出血、神经精神症状、加重骨质疏松等 。 糖尿病患者在必须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下 , 加强血糖监测 , 若血糖明显升高 , 应以胰岛素治疗;停用糖皮质激素后要及时下调甚至停用胰岛素 , 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
慎用人群及特殊人群用药
防疫科普·热点问答|新冠肺炎治疗中,激素到底如何用?药学专家详解】患有糖尿病、难治性高血压、青光眼、难以纠正的低钾血症、严重淋巴细胞减低、严重骨质疏松症 , 以及对糖皮质激素过敏、癫痫或谵妄状态、3个月内活动性消化道出血、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应慎用糖皮质激素 。 特殊人群用药若有潜在风险 , 医生应详细告知患者 。
特殊人群的糖皮质激素用药建议:
防疫科普·热点问答|新冠肺炎治疗中,激素到底如何用?药学专家详解
文章图片
糖皮质激素与一些常用药物存在相互作用 , 患者必须在医生或药师专业指导下接受治疗 , 不可自行服药 , 也不能随意增减剂量 。 常见相互作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