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健康教育丨冬季如何预防和识别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危重的阶段,是一种致死率相当高的疾病。患者发病时,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危及生命。
心肌梗死作为一种严重的冬季高发心脑血管疾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高龄患者是高危人群。但是因为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出现心肌梗死年轻化趋势,40岁左右的发病人群屡见不鲜。
生活中,大多数的心肌梗死在发生前都有征兆。心肌梗死的前兆症状一般体现为:近期突然出现心绞痛并且疼痛的时间超过15分钟,伴有心慌气短、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憋闷、胸痛、乏力等症状。上述症状多在发病前3至7天内出现,少数人在数周前就出现。另外,对于原因不明的胸背、前颈、胳膊疼痛,还有胃痛、牙痛、焦虑、失眠、心跳加剧等症状,大家都应警惕。
当您和您身边的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切不可强忍,应立即平躺休息并迅速拨打120。就地平卧时,双脚稍微抬高(约一个枕头的高度),避免搬动;保持情绪稳定,可立即服用2粒地西泮片(安定片),另服硝酸甘油1片(置于舌头下含化);如有供氧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如病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医生到来。心肌梗死后要在4—6小时内,最迟不超过12小时进行溶栓或支架治疗。对急性心梗患者而言,越早得到治疗,存活率越高。
要预防心肌梗死,就必须预防血管病变,要戒烟限酒,做到低盐低脂饮食,管理好血压、心率和血糖等危险因素。同时,应提防晨起突发心梗,晨起后动作应轻柔缓慢,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压。日常饮食保持七八分饱,清淡饮食,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果蔬和粗粮,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运动要量力而行,最好进行快走、慢跑等温和的有氧运动,运动时间半小时左右为宜。要及时释放压力,把烦恼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当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眼睛做深呼吸,有助于放松身心。外出时应做好保暖,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回到室内也不能着急脱掉衣帽,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
下期预告:
痛风是一种很常见的风湿免疫疾病。最常见的表现是某个关节突发性的发红、肿胀以及剧烈疼痛。痛风与高尿酸相关,是唯一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的风湿免疫疾病。传统佳节将至,大鱼大肉能不能吃?下一期(1月27日)将科普痛风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南宁日报 采访人员 吴青华通讯员 黄晓萍
预防|健康教育丨冬季如何预防和识别心肌梗死】来源:南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