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健哥说心脏】诊断糖尿病为何要查这么多次血糖?

ml>血糖|【健哥说心脏】诊断糖尿病为何要查这么多次血糖?
文章插图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旨在促进糖尿病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发现与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糖尿病的危害。
有不少患者疑问,为什么诊断糖尿病要检查这么多次的血糖?都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糖尿病的检查。
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糖耐量首先来说说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简称糖耐量测试)。
你可能不太了解什么叫金标准,金标准就是指这个检查方法含金量高,是目前医学上公认的对诊断疾病最可靠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用这个方法确诊,那么这个诊断基本能确定,不需要其他方法来辅助诊断了。
那么,糖耐量测试是如何诊断糖尿病的呢?
我们吃进身体的食物,被消化之后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的葡萄糖就是血糖,这些血糖在胰岛素的作用下,一些到达人体的细胞中提供能量,一些则进入肝脏“待命”,另一些则转化为脂肪,但是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而糖耐量测试就能反映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
进行糖耐量测试,一般在早上7点~9点开始,接受测试者需要空腹8~10小时,在3~5分钟内口服75克葡萄糖,从服糖第1口开始计时,在服糖前和服糖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静脉取血测量血糖和胰岛素水平。
正常人口服葡萄糖30~60分钟内,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到达最高值,然后逐渐下降,3小时左右恢复到基础水平。临床上根据时间推移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曲线,可以判断是否为糖尿病及其分型。
血糖|【健哥说心脏】诊断糖尿病为何要查这么多次血糖?
文章插图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血糖4种指标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可以看到,即使空腹血糖未达到7.0mmol/L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只要服糖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也属于糖尿病诊断范围,因此,比起空腹血糖,糖耐量测试可以更全面地评价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
但是,糖耐量测试不太适合已经诊断糖尿病的患者,因为服糖后会导致血糖水平迅速升高,增加胰岛负担,所以,糖尿病患者常常需要测量即刻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来评价血糖情况,那么,这些指标又有什么作用呢?
即刻血糖,顾名思义就是当下这个时间点的血糖情况,可以直观表现出患者的血糖波动,并且作为胰岛素用量的参考。
而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当血糖水平持续在比较高的时候,葡萄糖就会和血红蛋白相结合,由于红细胞在血液里的寿命大约为120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为4%~6%,一般患者控制目标为小于6.5%)。
而且,糖化血红蛋白不像即刻血糖那样波动明显,也不受运动或食物或降糖药物的影响,无需空腹测试,因此,糖尿病患者一般需要半年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来评价长期血糖情况。
划重点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可以评估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
空腹血糖和即刻血糖都是某个时间点的血糖值,可在出现症状时或者用药前作为参考;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长期血糖情况的指标;
这些指标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出患者血糖的整体情况,是医生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的根本依据。
参考文献: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等.内科学(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
血糖|【健哥说心脏】诊断糖尿病为何要查这么多次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