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名医专栏丨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康复治疗

尹晓玲
“健康吉林12320”咨询专家、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主管作业治疗师尹晓玲 , 做客吉林新闻综合广播“12320健康热线”专题讲解“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康复治疗” 。
肩手综合征
是一个复杂的症候群 , 表现为患者患手突然水肿、疼痛及肩关节疼痛 , 并使手功能受限 。 具体来说 , 患者出现沿神经分布和损伤区域的剧烈压痛 , 手部肿胀、感觉障碍 , 上肢烧灼感、僵硬、出汗、寒凉或发热 。 因疼痛较重并发挛缩 , 肩手综合征常成为康复的阻碍因子 。
SHS是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 , 它通常影响患侧上肢 , 仅有1/5的病人能够完全恢复以前的活动 。 如不予适当治疗 , 将导致肩、手、指的永久性畸形 。 因此 , 偏瘫病人肩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过程中的关键之一 。
病因
引起肩手综合征的疾病只有中风吗?并不是 。 中风 , 心梗 , 颈椎病 , 上肢外伤 , 肩关节疾病 , 截瘫 , 肺疾病 , 内分泌疾病……都可能引发手综合征 , 甚至还有原因不明者 。 它可以是原发的 , 但也可由不同因素促发 , 如轻微的周围神经损伤及中枢神经障碍 。
其他病因
1.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
2.Moberg的“肩-手泵”理论 。
3. 过度牵拉引发炎症反应 , 出现水肿和疼痛 。
4. 腕关节受压迫的同时被牵拉并掌屈 。
5.输液时液体渗入组织内 。
6.手受到意外的小伤害 。
临床表现
第一期--急性期
一般持续时间3~6个月 。 患者在上肢受伤或疾病之后 , 肩部发生烧灼性不适感 , 继之手和手指出现肿胀、疼痛 。 有时 , 仅有手的症状而肩并无改变 。 上肢多呈下垂位 , 随病情发展肩运动范围渐减小、屈指受限疼痛、手及手指被动运动疼痛、手和腕骨骨质疏松 。
第二期--进行性营养不良期
一般持续时间3~6个月 。 手和手指肿胀减轻 , 指痛加剧 , 手指运动进一步受限 。 手和手指皮肤变光滑 , 显示神经营养不良 。 掌筋膜可挛缩增厚 , 很像Dupuytren's挛缩 。
第三期--萎缩期
一般为病程一年以后 。 手变得僵硬 , 出现畸形 , 皮肤萎缩变薄 , 疼痛消失 。 手畸形的出现取决于手内在肌的改变、手屈伸肌的改变 。
治疗方法
1.体位摆放:肢位摆放 , 防止肩和手的损伤
将患肢抬高 , 防止患手长时间处于下垂位;维持腕关节于背屈位 , 可采用上翘夹板固定腕关节 。 卧位时 , 将上肢平放 , 远端抬高与心脏平齐 , 手指放开 , 半握空拳 , 可置一圆形物体于手掌中 。 此姿势可促静脉血的回流 。 各种体位摆放均应避免腕屈曲 。
2.压迫性向心缠绕
即以一根粗约1-2毫米的长绳 , 对患肢手指、手掌、手背作向心性缠绕 , 至腕关节以上 , 随后立即除去绕线 。 反复进行可减轻水肿 , 促进周围血管收缩舒张自行调节机能 。
【治疗|名医专栏丨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康复治疗】3.冰水浸泡法
即冰与水按2∶1比例混合 , 同健手共同浸入混合水中 , 并使整个手掌浸在水中 , 时间以健手能耐受为度 , 反复3—5次 , 每天做2—3次 , 两次浸泡之间有短暂的间隔 。 此法在早期非常有效 。 本法可消肿、止痛并解痉 。 但应注意避免冻伤和血压升高 。
4.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
(1)主动运动:例如让患者仰卧 , 上肢保持上举 , 往往能刺激伸肘肌活动 。 肌肉收缩为减轻水肿提供了良好的泵的作用 。 任何可以刺激患肢功能恢复的活动 , 特别是抓握活动 , 都可以应用 , 如在治疗师帮助下拧毛巾 , 抓握木棒再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