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心脏 保护心脏小常识

导读:心脏是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心脏一旦受到损伤,就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 。心脏病的发病率也是越来越高,死于心脏病的患者也是很多的,所以食疗网小编提醒大家,保护心脏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下面就来给大家说说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心脏 。

保护心脏小常识:
晒太阳
【如何保护心脏 保护心脏小常识】凡是阳光照射率高的地区,罹患心脏病的比例都小 。阳光有益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冬季气温低,中午前后是进行日光浴的大好时机,不容错过 。
喝硬水
饮用含镁量高的硬水可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镁离子是人体多种酶的组成部分,体内含量不足会导致蛋白质代谢障碍,引起血管硬化与心脏损伤,通常心脏病人的镁离子含量比健康人低40% 。
常吃鱼
德国专家发现每天平均吃30—50克海鱼,可使人患心脏病的危险减少一半,因为鱼肉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 。
吃坚果
瑞典研究人员对31000人调查显示,每天至少吃一次坚果的人比不吃者患心脏病危险降低53%,其中胡桃、花生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脏有好处 。
防肥胖
节食、限制脂肪摄入以及多运动,保持体重相对稳定,可降低心脏病发病率,尤其是男子特别应防止出现胸腹部肥胖的枣核型身材 。
治牙病
牙周有病的人比健康者患心脏病的危险程度高25%,这与藏匿于牙周中的细菌释放毒素入侵血循环,使心脏组织中毒有关 。因此,保持口腔卫生,积极防治牙病,可起到保护心脏的功效 。
防感冒
感冒等传染性疾病所激发的人体免疫反应并非都有利 。白细胞数量增多以及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的增加,除了可抵抗细菌或病毒的侵袭,还能沉积于血管壁导致血管硬化,诱发或加重心脏损害 。
少吃铁
血液中铁含量过高,是继烟草之后第二个心脏危险因素 。铁蛋白浓度每增加1%,罹患心脏病的危险上升4%,当血中铁蛋白浓度超过200mg%时危险增加2倍,过多的铁促使动脉血管硬化而阻碍血液流通,并使已患有心脏病的患者病情加重 。
睡午觉
冬天如果室温比较适宜,每天坚持午睡30分钟,可减少心脏病发生率30% 。
控情绪
冬天日光照射少,有些人情绪易于激动,情绪过于波动会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多,不利心脏病的康复,所以要控制烦躁、激动的情绪 。
相关阅读:
心脏急救的措施 十大措施摆脱危险
心脏不好吃什么 土豆可补充蛋白质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 10特殊表现提醒心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