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仆射塞下曲 和张仆射塞下曲全文


和张仆射塞下曲 和张仆射塞下曲全文

文章插图
【和张仆射塞下曲 和张仆射塞下曲全文】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和张仆射塞下曲全文,和张仆射塞下曲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 。
2、因为是和张仆射之作(诗题一作“和张仆射塞下曲”),语多赞美之意 。
3、此为组诗的第二首,写将军夜猎 , 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 , 便弯弓猛射 。
4、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 。
5、通过这一典型情节,表现了将军的勇武 。
6、诗的取材,出自《史记 。
7、李将军列传》 。
8、据载,汉代名将李广猿臂善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就有这样一次富于戏剧性的经历:“广出猎,见草中石 , 以为虎而射之 。
9、中石没镞 , 视之石也 。
10、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
11、”首句写将军夜猎场所是幽暗的深林;当时天色已晚,一阵阵疾风刮来 , 草木为之纷披 。
12、这不但交代了具体的时间、地点,而且制造了一种气氛 。
13、右北平是多虎地区,深山密林是百兽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黄昏夜分出山,“林暗草惊风”,着一“惊”字,就不仅令人自然联想到其中有虎 , 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为下文“引弓”作了铺垫 。
14、次句即续写射 。
15、但不言“射”而言“引弓” , 这不仅是因为诗要押韵的缘故,而且因为 “引”是“发”的准备动作 , 这样写能启示读者从中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
16、在一“惊”之后,将军随即搭箭开弓,动作敏捷有力而不仓皇,既具气势,而形象也益鲜明 。
17、后二句写“没石饮羽”的奇迹,把时间推迟到翌日清晨(“平明”),将军搜寻猎物,发现中箭者并非猛虎,而是蹲石 , 令人读之,始而惊异,既而嗟叹,原来箭杆尾部装置着白色羽毛的箭 , 竟“没在石棱中”,入石三分 。
18、这样写不仅更为曲折,有时间、场景变化,而且富于戏剧性 。
19、“石棱”为石的突起部分 , 箭头要钻入殊不可想象 。
20、神话般的夸张,为诗歌形象涂上一层浪漫色彩,读来特别尽情够味,只觉其妙 , 不以为非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