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双减文件 双减政策校外培训规范


校外培训双减文件 双减政策校外培训规范

文章插图
双减政策下校外培训规范
坚持从严审批机构
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 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 , 改为审批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 , 并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未通过审批的 , 取消原有备案登记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 。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 , 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 , 明确相应主管部门 , 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 。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 , 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 , 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 。已违规的 , 要进行清理整治 。
规范培训服务行为
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 , 制定出台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管理办法 。严禁超标超前培训 , 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 , 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 。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超范围培训、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内容低俗违法、盗版侵权等突出问题 。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 ,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培训机构不得高薪挖抢学校教师;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 , 并将教师资格信息在培训机构场所及网站显著位置公布;不得泄露家长和学生个人信息 。根据市场需求、培训成本等因素确定培训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 , 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 。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进一步健全常态化排查机制 , 及时掌握校外培训机构情况及信息 , 完善“黑白名单”制度 。
强化常态运营监管
【校外培训双减文件 双减政策校外培训规范】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 , 培训机构融资及收费应主要用于培训业务经营 , 坚决禁止为推销业务以虚构原价、虚假折扣、虚假宣传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 , 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行业垄断行为 。线上培训要注重保护学生视力 , 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 , 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 , 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 。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合理控制学生连续线上培训时间 。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聘请在境内的外籍人员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 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