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2+14”“14+7”到底是啥意思?看权威解读

1月27日 , 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 会上明确 , 要科学精准做好来浙返浙人员管理:统一全省风险人群管控政策 , 对有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乡镇(街道)旅居史人员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 , 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旅居史人员实行“2+14”健康管理措施 。
那么 , “2+14”“14+7”……这些健康管理措施你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吗?一起来看↓
什么是“2+14”?
即核验2天(48小时)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结果为阴性的 , 纳入14天日常健康监测 。 日常健康监测期间 , 在第3、7、14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 结果为阴性的 , 结束日常健康监测 。
什么是“3+11”?
即3天居家健康观察+11天日常健康监测 , 在第1、3、7、14天进行核酸检测 , 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嗅味觉减退等症状时转为“14+7”健康管理措施 。
什么是“7+7”
即7天集中隔离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 , 7天集中隔离观察期间第1、3、7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 居家健康观察期间第2、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
【监测|“2+14”“14+7”到底是啥意思?看权威解读】什么是“14+7”?
即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观察 , 在集中隔离观察期间第1、3、7、14天进行核酸检测 , 居家健康观察期间第2、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
这些日常防范措施要知道
1、外出时应随身备好口罩、消毒湿纸巾等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
2、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 尽量使用线上购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方式 。
3、注意手卫生 , 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部位或外出返家后 , 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接触口、眼、鼻 。
4、选购冷冻食品时 , 避免用手直接触碰;接触和处理完冷冻食品后 , 立即洗手消毒;储存此类物品前 , 做好独立封闭包装 。
5、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 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嗅味觉减退等症状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
6、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 接种第二剂灭活疫苗满6个月的人员 , 尽快就近加强接种一剂新冠病毒疫苗 , 降低感染和重症风险 。
综合:宁波发布、宁波疾控、北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