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中药很伤肝,有人还当补品,经常吃!最好早了解!

这5种中药很伤肝,有人还当补品,经常吃!最好早了解!

文章图片

这5种中药很伤肝,有人还当补品,经常吃!最好早了解!

文章图片

这5种中药很伤肝,有人还当补品,经常吃!最好早了解!

文章图片

这5种中药很伤肝,有人还当补品,经常吃!最好早了解!

文章图片

这5种中药很伤肝,有人还当补品,经常吃!最好早了解!
众所周知 , 肝脏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排毒解毒器官 , 只有肝脏正常运转 , 人体其他脏器功能才能够维持其正常功能 。 但是如今临床上肝病却成为一种常见病 , 多发病 , 一旦得不到有效控制 , 死亡率非常高 。


在全国16家大型医院的药物性肝损伤病例中 , 中草药占致病因素的23% , 多家大型专科医院数据表明 , 超过一半的药肝病例跟中药相关 , 一种严重到能致死的肝病——急性肝衰竭最主要的病因正是中草药 。


关于吃中药 , 常常见到两种极端:很多人视中药为洪水猛兽 , 一口都不愿吃;有些人却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的 , 多吃点儿也无妨 。






中药会伤肝吗?








药物使用不当:草药≠中药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中药与草药的区别 。 中药是中医典籍有记载、经过炮制和处理过的 , 已经除去了植物中某些有毒成分 。


一般草药没有经过炮制 , 品种与别名复杂 , 随便拿来使用的确可能伤肝 。 即使是中药 , 也不可以长期服用 , 通常中医师会依照体质辨证调整、更改药方 。








不遵医嘱乱用药








好多人轻信民间的“偏方” , 不按照医生的要求随便服用中药 , 这也是发生药物性肝病的重要原因 。 药物性肝损害大多是不经医嘱擅自搭配中药 , 不合理用药引起的 。





中药的复方制剂间的药物会相互作用 , 中草药的剂量、配伍、剂型和服用方法不当也会引起肝损伤 。 因此 , 患者最好在医生的辨证指导下服用中药 , 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不合理的中西药联合应用










联合中药制剂和化学药物治疗疾病非常普遍 , 正确的能够产生良好的疗效 , 但是不合理的合用 , 导致中药的药性与化学药物的药性相悖 , 则会产生肝损伤的可能性 。






5种中药尤其要当心








生活中 , 使用以下药物需尤其注意伤肝问题 。


1、何首乌


早在2014年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就发布不良反应通报 , 提示何首乌有引起肝损伤风险 。





何首乌有生熟之分 , 熟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乌发的作用 , 而生首乌可治疟疾、润肠通便等 。 用其补虚、乌发一定要选炮制后的首乌 , 即“制首乌” 。





自己购买或采集的何首乌如果未经炮制 , 可能会含有一种蒽醌衍生物大黄酚 , 擅自滥用会对身体产生一定毒性 , 最主要的体现 , 便是肝脏损害和刺激肠道充血 。


何首乌的肝毒性有三个特点


1.已知为急性毒性 , 一般服后一周至一月内出现肝功能损害表现 , 如恶心、呕吐、乏力、腹痛、尿黄、食欲减退等症状 , 可查及黄疸、肝功能异常;


2.主要为肝细胞毒性 , 若及时停服 , 肝功能常能恢复;


3.已引起医政部门等的重视 , CFDA已规定含何首乌的保健食品和中成药中必须增加肝功能损害的警示 。


不建议健康人盲目用 。 出现疾病 , 也应当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辨证用药 。


2、番泻叶


番泻叶确实有不错的泻下作用 , 但更适合急性便秘 , 且一般用量5~6克即可 。 如果长期过量服用 , 它在肠道内代谢的蒽酮类似活性产物 , 易伤害肝脏 。





常出现畏寒喜暖、大便稀溏等证的平素脾胃虚寒者也不宜用 。


另外 , 许多患者听信偏方 , 用大黄煮水来治疗便秘 。 大黄中含大黄素等物质 , 一般人每次1~5克比较适宜 , 长期滥用也会导致肝损伤 。


3、艾叶


中医认为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等作用 。 有些患者会用艾叶茶或艾附暖宫丸等中成药来治疗痛经 , 但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 甚至服用它来预防疾病 。





研究发现 , 艾叶中含有的一些挥发油或水溶性物质 , 长期服用可以对肝脏造成损伤 , 严重时甚至出现肝硬化等疾病 。


一般建议的是 , 宜在经前3~5天开始服药 。 连服1周 , 若症状仍未缓解 , 应马上停药就医 。


4、土三七


很多人都对土三七和三七认识不足 , 土三七属景天科植物 , 三七属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 土三七味甘、微苦、有酸味 , 误食过量会造成肝损伤;三七入口很苦 , 但马上回甜 , 无辛辣、酸麻等味道 。


三七可止血、消肿止痛 , 土三七虽然具有一些类似功效 , 但它含有一种毒性较大的生物碱 , 使用不当可能出现不可逆转的肝损伤 , 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 。


土三七便宜、易生长 , 许多人喜欢用它泡酒 , 并长期使用 , 这可能引起肝损害 。 据了解 , 目前土三七引起的肝损伤尚无特效疗法 , 一旦发现误用土三七出现异常 , 要及时就诊对症治疗 。


5、雷公藤


雷公藤是中药抗风湿领域的明珠 , 有祛风除湿 , 活血通络 , 消肿止痛等作用 。


然而雷公藤虽好 , 却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 肝脏毒性就是其一 。


雷公藤对肝脏的损害主要是引起肝细胞的损伤 , 严重者可致肝功能衰竭 。








以下3物泡水喝 , 对养护肝脏有利








1、枸杞


枸杞中的所含有的多糖对于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可以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 , 促进肝损伤的修复 。


另外 , 专家在进行枸杞抗实验性高血脂肝量效关系和毒性的研究发现枸杞能够有效的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 , 并且有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 。





针对肝血不足所导致的双目干涩、视物不清、头晕眼花、视力疲劳等症状 , 枸杞同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日常长时间使用电脑所造成的眼睛疲劳等症状 , 枸杞泡水饮用可以滋阴明目 。 另外 , 在天气比较热时 , 也可用泡水喝的方法来清除肝火 。


2、黄芪


黄芪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 , 微量元素 , 多糖等物质 , 当人体因脾虚引起乏力 , 肺虚导致咳嗽时 , 可以通过泡黄芪水来解决问题 , 在秋冬季等流感高发的季节 , 泡黄芪水喝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 预防感冒 。





经常用黄芪泡水喝 , 体内含有的版蛋白和血清总蛋白有明显增长 , 并且能增加日常尿液 , 尿液中的蛋白定量有所下降 , 能有效防治胃炎 , 肝病 , 胃溃疡等问题 , 还能加强心肌收缩力 , 有效预防心肌循环出现衰竭的情况 。


3、菊花


菊花是一种常见的一味中药 , 具有良好的疏散风热 , 清热解毒 , 养肝明目的作用 , 市面上常见的菊花 , 包括黄菊花和白菊花 , 黄菊花叫杭菊 , 白菊花叫雏菊 。





一般来讲 , 杭菊花清热解毒的作用更好一些 , 白菊花清肝明目的作用更好一些 , 菊花是通过清肝明目的 , 如果肝阴虚 , 眼睛干涩的患者 , 在使用菊花时 , 还需要配合其他的中药材 。








学4招尽可能减少伤害










1
从正规渠道购买


生产和加工不当 , 如炮制不充分 , 或农药、重金属残留等 , 也可能增大肝损害风险 。


大家应从正规渠道购买中药 , 不要在路面购买所谓“百年何首乌”与“道地老山参”等自行服用 。


2
了解成分与风险


对于中成药而言 , 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 充分了解中西药复方制剂及其组分的用药风险 。 若不能分清哪些是西药成分 , 可咨询药师 。





对已报道有肝损伤或说明书警示有肝损伤风险的中草药及其相关制剂 , 需警惕选用 , 严格限制剂量与疗程 。


3
不要当成保健品长期用


盲目听信广告 , 自行长期服中药和不合格的中药保健品 , 十分危险 。 如果需要用中药 , 在病因不明确时 , 应咨询医生 。


要意识到中草药及其相关制剂、保健品等都有肝毒性的风险 , 需把握适应证 , 不能滥用 , 更不能超剂量、超疗程使用 。


4
定期检测肝功


对于长期用药的患者 , 特别是服用易致肝损伤的药物时 , 最好定期随诊 , 监测肝功能 。


【这5种中药很伤肝,有人还当补品,经常吃!最好早了解!】一般来说 , 用药后5~90天内最容易出现肝损伤 , 在这段时间内 , 如果出现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厌油、尿色深黄等症状时 , 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