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三株口服液销售额超80亿,民企第一,却被湖南一老汉葬送( 三 )


为药品站队的专家
1996年,三株口服液销售额超80亿,民企第一,却被湖南一老汉葬送
文章图片
最后一步就是让患者也出现在电视台上 , 让工人农民各行各业劳动者 , 出现在电视台上 , 让他们阐述喝过三株口服液的效果 , 什么喝了三株大便也通畅了 , 上楼也不喘了 , 多年的糖尿病、胃病、肾虚都好了 , 总之在广告中 , 患者口中 , 三株口服液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 , 幸好吴炳新还有点廉耻 , 没有宣传壮阳延长寿命的功效 。
当时的人还是很淳朴的 , 当时的专家还不是砖家 , 老百姓没有怀疑专家和患者有没有造假 , 只觉得电视台播放了 , 专家都来站队了 , 那三株口服液肯定是好东西 。 这样的广告宣传方式一下子火出圈 , 让所有看过的人都相信三株口服液真的可以包治百病 。
不得不说吴炳新不学而有术 , 凭借多年的经验和对人性的了解 , 制定的针对所有人性弱点的宣传语非常有效 , 三株口服液42.8一支 , 但却不单卖 , 这个价格很高了 , 要知道当时工资不过几百 , 买上10支三株口服液就差不多500了 , 相当于一个城镇职工的工资了 。
三株口服液
1996年,三株口服液销售额超80亿,民企第一,却被湖南一老汉葬送
文章图片
但包治百病的功效 , 以及“有病治病 , 无病防病”“三注口服液 , 造福全人类”这种病毒式洗脑 , 让无数人争相购买 , 仅仅不到一年 , 就从销售额2亿多 , 一下子攀升到1995年的23亿多 。 保健品的利润有多暴利很多人都知道 , 这玩意批量生产成本几乎为零 , 有的只是销售和推广以及人工成本 。
但实现暴利的吴炳新不甘心 , 他已经快60岁了 , 再不努力什么时候能当上首富 , 于是通过调查后 , 吴炳新将目光集中到了农民身上 , 当时中国有8亿农民 , 怎么忽悠农民买保健品 , 出身农村的吴炳新也是套路一大堆 。
三株的销售人员总共有十几万 , 巅峰时期超过15万销售人员 , 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农村铺天盖地的宣传 , 除了宣传彩页 , 就是在村子显眼的地方、学校、小卖店、电线杆、河坝、交通要道 , 用醒目的颜料涂上三株的宣传语 , 用最简单的言语 , 无处不见的广告轰炸农民 。
三株的广告
1996年,三株口服液销售额超80亿,民企第一,却被湖南一老汉葬送
文章图片
吴炳新还发展了市、县、镇、村四级销售网络 , 以人海战术 , 以拉人头的方式进行病毒式宣传 , 跟传销安利有的一拼 。 吴炳新是懂营销的 , 也懂广告的真谛 , 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区别对待城乡居民 , 结果收到了奇效 , 1996年 , 三注口服液全国销售额超过80亿 , 其中农村贡献6成 , 一下子改变了世人眼中农民收入低的印象 , 原来农村市场如此广阔 。
后来的医药保健品忽悠农民 , 三株口服液罪莫大焉 。 80亿销售额什么概念?扣除成本 , 利润起码对半开 , 当时的国酒茅台年销售额也不过10亿元 , 三株口服液创始人吴炳新成为风云人物 , 名震全国的企业家 。
吴炳新
1996年,三株口服液销售额超80亿,民企第一,却被湖南一老汉葬送
文章图片
三株的覆灭
三株口服液到底有没有疗效 , 这个喝过的人最有发言权 , 但是三株的虚假宣传引起了一些主管部门的注意 , 1995年 , 广东省卫生厅就对三株虚假宣传进行了严肃处理 , 下达了吊销执照的通知 , 同年 , 杭州日报也发表了关于三株口服液虚假宣传的报道 。
但这些言论在三株铺天盖地的宣传中被忽视了 , 三株高层不在意 , 政府部门不处理 , 老百姓无所谓 , 于是1994年到1997年 , 短短3年间 , 吴炳新赚取了超过30亿的财富 , 并在1997年 , 以48亿的身家成为中国内地首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