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街道无盐村打开群众致富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从“无”到“有” , 从“富”到“强” 。 这个不断创新思路 , 东平县东平街道无盐村将村风民风不好的村子变成团结一心、共同致富的好村 , 让落后村蝶变为文明村 。 从集资修路 , 到种植樱桃园 , 再到特色农业种植 , 村党支部书记万忠华带领群众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华章 。
东平街道无盐村打开群众致富路
文章图片
隆冬时节 , 春节前后 , 正是蔬菜水果卖出好价钱的时候 。 东平街道无盐村 , 一座座大棚排列有序 , 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棚内 , 一垄垄红彤彤的草莓长势正旺 , “躲藏”在绿叶之间若隐若现 , 一个个晶莹剔透、鲜红欲滴的西红柿也“伸”长了枝蔓向上生长 。 村民们穿梭其中 , 忙着采摘、分拣、装箱 , 一派喜气洋洋、丰收在望的景色 。
这一幅乡村振兴的“冬忙图”让你想不到 , 曾经的无盐村却是个盗窃时有发生、上访接连不断、村组织软弱涣散的村子 。 2007年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的万忠华心里十分清楚 , 想要根治 , 必须对症下药——他要在山里淘“金子” , 从集资修路 , 转变百姓想法 , 引导村民团结一心 , 到种植400亩樱桃园 , 增强村集体收入 , 带动百姓致富 , 再到如今的规模性特色农业种植大棚 , 万忠华书记不断创新思路 , 始终走在前列 , 让无盐村从“无”到“有” , 从“富”到“强” 。
乡村要振兴 , 产业必先行 。 2022年7月 , 乘着“村强民富”的东风 , 无盐村走上了特色农业种植之路 。
东平街道无盐村打开群众致富路
文章图片
“搞大棚 , 谁搞过 , 干啥不是边学边干!”这是万忠华内心真实的不能再真实的想法:不会就学 , 工作不就是一直探索么 。 2022年7月 , 街道组织去寿光学习 , 一进寿光 , 就被成片的大棚惊到了 , “这是掉到大棚窝里了吧!”他们大棚种植开始的早 , 经验丰富 , 询问他们的种植技术、销售途径、人员配备等一定没错 , 但真正让人眼馋的是当了解到他们的一亩大棚收入几万、十几万的时候 , 才真正意识到了什么是特色农业 , 但村民们心里却还是没有底儿 , 于是 , 万忠华又专门从寿光聘请了技术管理团队 , 给大家进行技术指导 , 肥料、种苗、销售等全都交给他们 , 村民们跟着他们学习种植、学习销售 , 最后 , 每个人都成为了“专家”“能手” 。 最终 , 带领着村民向水果蔬菜本身学习 。
但这一路走得并不是一帆风顺 , 这毕竟是一项集体事业 。 一个占地不到3亩的大棚可谓是“微不足道” , 但十个呢 , 二十个呢 , 五十个呢 , 上百个呢?万忠华有决心有信心搞大棚 , 村“两委”成员呢 , 村民呢……这些难题还得一个个解决 。 那就从村“两委”成员“开刀” , 从村民代表开始 , 带着部分有意向包大棚、种大棚的人亲自去寿光学习 , 让他们亲眼看看大棚带来的效益 , 打消这样那样的顾虑 。 回来后 , 本以为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调动起村民的积极性 , 取得大家的信任 , 没成想 , 在返程的路上 , 村民就明确表示跟着街道、跟着村委干 。 看到村民表了态 , 万忠华心里的一大块石头才落了地 。
无盐村的蔬菜大棚是街道“五大发展片区”中东南部特色种植区的一个重点项目 , 整个项目规划占地1000亩 , 共建设大棚151个 , 建设面积25.6万平方米 。 总投资2300万元 , 其中 , 利用扶贫衔接资金1500万元 , 建设冬暖式大棚77个;撬动工商资本800万元 , 建设大中型拱棚74个 。 目前已高标准完成各项配套设施 , 共硬化路面2800平方米 , 埋设供水管道2000米 , 已全部安装喷淋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