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功效

蘑菇 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子实体是繁殖器官 。由成熟的孢子萌发成菌丝 。菌丝为多细胞有横隔,借顶端生长而伸长,白色、细长,绵毛状,逐渐成丝状 。菌丝互相缀合形成密集的群体,称为菌丝体 。菌丝体腐生后,浓褐色的培养料变成淡褐色 。蘑菇的子实体在成熟时很象一把撑开的小伞 。由菌盖、菌柄、菌褶、菌环、假菌根等部分组成 。蘑菇有药食作用 。也被用于各种人物代称和卡通形象 。
蘑菇又名双孢蘑菇、白蘑菇、洋蘑菇、蒙古蘑菇、蘑菰、肉菌、蘑菇菌,各地区对蘑菇的名称有所不同,但蘑菇一名比较通用 。

考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科属分类:蘑菇科
性味:微寒、性凉、味甘、入肝、胃经.
归经:入肝、胃 。
功效:一:益气开胃,久病虚羸及老人小儿体弱者;二:托痘疹;三:抗癌;四:降血糖 。五:与葱白儿同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
适宜于老年人、糖尿病、白细胞减少症、传染性肝炎、高脂血症、维生素B2缺乏症等患者食用 。
主治:传染性肝炎,小儿麻疹透发不快 。
生态环境:森林、草原、山丘和平原,还是在朽木上或是在粪堆上,常常可以采到.
采收储藏:多在秋、冬、春季栽培,成长后采集,除净杂质,晒干或烘干.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分为野生和人工种植两种.
用药禁忌:据古人的经验,蘑菇为发物,故对蘑菇过敏的人要忌食;这对于肿瘤患者的影响似乎与现代研究结论(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相左 。笔者认为古人经验也应参考,故肿瘤患者对蘑菇的食用应持谨慎态度 。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一:抗菌作用
蘑菇的培养液(28~30℃培养22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此培养液无毒,人口服250毫升亦无副作用 。
药理作用二:其他作用
其提取物(以乙醇提取24小时,滤液加丙酮混合沉淀,其上清液再用乙醇提,并经真空干燥)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
食疗作用
1.提高机体免疫力
蘑菇的有效成分可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抵御各种疾病的免疫功能 。
2.镇痛,镇静
巴西某研究所从蘑菇中提取到一种物质Act-2,具镇痛、镇静功效,其镇痛效果可代替吗啡 。
3.止咳化痰
蘑菇提取液用于动物实验,发现其有明显的镇咳、稀化痰液的作用 。
4.抗癌
日本研究人员在蘑菇有效成分中分析出一种分子量为288的超强力抗癌物质,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比绿茶中的抗癌物质强1000倍 。蘑菇中还含有一种毒蛋白,能有效地阻止癌细胞的蛋白合成 。
5.通便排毒
蘑菇中所含的人体很难消化的粗纤维、半粗纤维和木质素,可保持肠内水分,并吸收余下的胆固醇、糖分,将其排出体外,对预防便秘、肠癌、动脉硬化 。糖尿病等都十分有利 。
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 。目前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通称为蘑菇,学名为双孢蘑菇 。
从野生种类中进一步筛选驯化优质生产菌种大有潜力 。中国曾在世界上首次驯化并人工栽培成功了香菇、木耳、金耳、银耳、草菇、金针菇、猴头菌、竹荪、茶树菇等,现已驯化了蒙古口蘑,而野生食用菌美味牛肝菌、羊肚菌、红铆钉菇、粘盖牛肝菌、正红菇等等也可以大量采集,供销于国内外市场 。
药用蘑菇
目前中国药用及包括试验有药效的大型真菌有500余种,除了传统药用的茯苓、冬虫夏草、灵芝外,近些年新发现并作为药用的有云芝、树花、古尼虫草等,以及假蜜环菌、安络小皮伞、槐栓菌、乳白耙菌、黑柄炭角菌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