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用世界标准呈现中医药优势——专访以岭药业常务副总经理张蕴龄

当前 ,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 。 中医药抗疫成效引发了全球的关注 , 推进中医药更高层次“走出去”成为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蕴龄日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人员专访时表示 , 以岭药业近年来不断加快推动中药国际化进程 , 以“创新+市场”双轮驱动 , 加大研发力度 , 用包括循证医学等世界公认的标准呈现中医药优势 , 拓宽中医药国际“朋友圈” 。
探索国际运营模式 “治未病”思路培育未来增长点
《经济参考报》采访人员:据以岭药业披露的公开信息 , 公司近年来在积极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 , 也在不断加快推动中药国际化进程 。 请问在走向海外的进程中 , 以岭药业积累了哪些经验?
张蕴龄: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 , 传承精华 , 守正创新 , 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 是我们坚持的发展策略 。 我们通过开展重大理论研究、临床重大疾病防治与创新中药研发、有效组方创新中药技术研究和发展模式创新探索 , 取得了一系列高端成果 , 获得了包括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级科技奖项30余项 。
理论创新方面 , 在传承、总结3000年来各时期医学专家相关论述的基础上 , 系统构建中医络病理论 , 并以之指导现代疾病治疗与新药研发 。
产品创新方面 , 以络病理论为指导 , 寻找临床有效组方 , 截至目前 , 研发出连花清瘟、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等13个专利新药 , 其中8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 5个是国家基药目录品种 , 并形成了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系列专利药物集群 , 产品涵盖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 。
技术创新方面 , 建立了国际国内认证的高新技术现代化生产平台 , 攻克多项技术难关 , 将超微粉碎、仿生酶解、真空冷冻干燥、连续超声逆流提取、带式真空干燥制粒一体化、膜分离技术研究等大量创新技术 , 运用到创新药物的生产过程中 。
发展模式创新方面 , 融合儒、释、道、医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精髓 , 以岭首创“通络、养精、动形、静神”八字养生文化 , 以此引领健康产业的发展 , 提出“健康需要管理 , 身体需要经营”的健康理念 , 建立“医药健养”综合体——以岭健康城 , 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探索路径 。
《经济参考报》采访人员:在中医药品牌国际运营方面 , 以岭药业做了哪些探索?
张蕴龄:一是积极打造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平台 。 我们的国际络病学大会已经连续举办17届 , 邀请多国医学专家参加 , 并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面对广大海外人士传播中医药文化 。 近年来 , 以岭药业面向海外数万名中医师及消费者开展了中医药文化培训 。
二是积极在海外加强中医理论宣传推广 。 目前 , 我们已出版中医《络病学》英文版 , 并在许多国家的高等医学院校和机构陆续开设课程 。 在美国、加拿大、越南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相继成立了络病学会 。
三是积极开展中医药国际科研合作 。 这些年 , 我们与英国卡迪夫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哈佛大学医学心脏研究中心等多家国际医学科研机构 , 对通络方药开展了合作研究 。 疫情发生以来 , 国内外许多专家开展了连花清瘟防治新冠肺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在权威期刊发表了论文10余篇 , 以翔实的数据证明了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显著疗效 。
【专访|用世界标准呈现中医药优势——专访以岭药业常务副总经理张蕴龄】四是拓展海外专业销售渠道 , 开发更多专业连锁药店 , 推动产品进入海外国家医保、进入诊疗方案与定点医院 。 同时 , 加大推广力度 , 吸引更多海外民众成为中医药“粉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