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中药之父李时珍,一生的中医痴人( 二 )


痴人|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中药之父李时珍,一生的中医痴人
文章插图
李时珍在研究工作之中,虽然博觉群书,但却并没有成为书籍的奴隶,他更加注重实践,对前人的见解持客观的批判态度。如他研究古代炼丹术之时,吸取其中关于药物性质及制法的有价值的部分,但又揭露了服用炼丹药求得长生不老的那套学说的不合理性。
据有关统计,李时珍写《本草纲目》,参考书籍极为丰富,其他与道教、道家有关的,大约是20右。全书总共附方1.1万多个,其中道药道方3千多个,更是占到了三分之一左右。而唐代以前的医书,其中和养生有关的内容比重特别大,那时自然只有有钱人才顾得上养生。《本草纲目》却重在看病,寻药治病,里面还记载了大量廉价药物,特别适应当时普通劳动人民的需要。
自《本草纲目》一书问世以后,很快便在国内流传了起来,它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到目前已经被全部或部分译成日文、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俄文等多国文字,开始在世界上广泛流传,中国以及中医文化也以它为载体而面向世界,使外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
痴人|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中药之父李时珍,一生的中医痴人
文章插图
公元1951年在世界和平理事会维也纳会议上,中国明代的李时珍,作为唯一的医药学家,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首批名单之中,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瞻仰。
俄罗斯人民对这位医学家也十分崇敬,李时珍的大理石雕像至今被镶嵌在莫斯科大学礼堂的长廊上,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琴在其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高度评价了李时珍的成就。
他说道:''明代的伟大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攀登到本草著作顶峰的《本草纲目》……李时珍达到了在安得烈·维萨里的科学活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任何科学家所不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痴人|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中药之父李时珍,一生的中医痴人
文章插图
李时珍之所以能够完成这样的不平凡的著作,最主要归功于他那的对中医的浓厚的兴趣以及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不能贵贱,自己感兴趣的就是最好的,有了兴趣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接下来就是恒心与毅力了,只要有足够的恒心与毅力就会一往无前了!
可惜的是,李时珍并没有亲眼看见《本草纲目》的出版,由于长年的艰辛劳累,李时珍病倒在床。病中他嘱咐他的孩子们,将来把《本草纲目》传布于世,为世人造福。几经周折,李时珍去世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596年,《本草纲目》出版了,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了医生们的必备书籍。
痴人|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中药之父李时珍,一生的中医痴人】后来又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传遍世界。李时珍对人类的贡献是如此大,因此深受后人的尊敬,他被列为古代世界名人。